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封面写着《归墟心录?第一辑》,“这里有十九个少年写下的忏悔与觉醒,有三百多条他们救过的性命,有无数百姓因他们改变的命运。我不是唯一的光,我只是第一个敢低头看黑暗的人。”
他走向镜子,伸手触碰那漆黑表面。
刹那间,镜面炸裂!
碎片纷飞中,幻象崩塌,整座石塔剧烈震动。地底传来沉重轰鸣,仿佛某种庞然巨物正在苏醒。五皇叔脸色骤变:“它感应到了!你动摇了宿命契约!”
“那就让它来吧。”阿念站在废墟中央,声音平静,“我不需要它承认我,我只需要我自己相信??我可以不做皇帝,也可以不当英雄,但我绝不能成为一个传播恐惧的源头。”
话音落下,天空裂开一道细缝。
不是通往异界的门户,而是一束纯粹的光柱,自九霄垂落,笼罩石塔。那些散落的镜片在光芒中燃烧,化作点点星尘,随风飘散。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归墟学堂里,所有孩子手中的纸灯笼同时亮起,无需点燃,自发绽放柔和光辉。
李婉儿站在院中,仰望着这奇景,手中紧握一封刚送达的信:
>“若有一天你们发现世界又要陷入梦魇,请告诉他们:
>曾经有个叫阿念的孩子,宁愿死也不愿成为神。
>他的胜利不在庙堂,而在你们此刻仍能自由说出‘我不想’这三个字。”
泪水滑落,她轻声复述:“我不想……当顺从的傀儡,不想活在恐惧里,不想把痛苦传给下一代。”
同一时刻,岭南小镇上,一名曾梦见“九灯熄灭”的老妇人推开房门,点亮了多年未用的油灯;江南书院中,学子们撕下《终焉经》抄本,改写为《守心录》;西北军营里,士兵们砸碎供奉铜器的祭坛,换上了归墟评议会颁发的“为民誓约”。
黑气仍在蔓延,但速度减缓了。
因为它遇到了抵抗??不是武力,不是法阵,而是千万人开始学会说“不”。
石塔崩塌那夜,五皇叔消失了。有人说他化作风沙,回归地脉;也有人说他终于得以安眠。只有阿念知道,他在最后一刻对自己说了什么:
>“你做到了。你没有完成我的遗憾,却完成了更重要的事??
>你让‘牺牲’不再是注定的剧本,而成了可以被拒绝的选择。”
七日后,阿念回到京城。
他没有进宫,也没有见任何人,径直走入归墟学堂后院,拿起剪刀和彩纸,开始折一只新的灯笼。孩子们围过来,叽叽喳喳问他去了哪里。
“很远的地方。”他笑着说,“去找答案。”
“找到了吗?”
他将灯笼递给他们:“答案不在远方,就在这只手上。你们想点亮它吗?”
“想!”孩子们齐声喊。
于是他们一起写下心愿投入灯笼内部:有人希望父母不再争吵,有人想学会游泳,有人只想每天都能吃饱饭。
当蜡烛点燃那一刻,整只灯笼通体发光,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真实的笑容。
就在此时,极北冰湖之下,那口铜钟发出最后一声闷响,随即彻底碎裂,化为无数锈蚀碎片,沉入永恒寒渊。
千年封印,并未靠神力维持,而是由一代又一代凡人用自己的选择重新缔结。
多年后,大胤早已不再设帝位,国家由归墟评议会与各地民选官共同治理。史书记载:“自阿念焚诏以来,天下无储君,亦无暴君。百姓不敬神,唯重心安。”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本名为《不做恶魔的好人》的小册子。书中没有惊天阴谋,也没有逆天改命,只记录了一个普通男孩如何一次次在诱惑面前说“不”,并在最后,把火炬交给了别人。
某个冬至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村口教孙女折灯笼。小女孩问:“奶奶,为什么我们要每年烧掉恐惧?”
老人望着星空,缓缓道:“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个男人用生命告诉我们??
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忘了自己也能发光。”
远处,一群少年正围坐在火堆旁,轮流讲述自己的心魔与抉择。其中一人举起心镜牌,上面浮现一行新字:
>**我们不怕你了。**
>**因为我们,都曾是那个不肯认命的孩子。**
风起,灯火摇曳,照亮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而在某间安静的书房里,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悄然翻开一页,墨迹如新:
>“今日,我又梦到了母亲。她还是那样笑着,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终于原谅了我没能做个好儿子。
>可我想告诉她:我虽然没当太子,但我终于学会了,
>如何做一个,配得上被爱的人。”
窗外,启明钟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