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文诏眯眼:“哦?那你来找我,所谓何事?”
“请前辈出山,共谋练兵之事。”
老将哈哈大笑,笑声震得枝头积雪簌簌落下:“练兵?拿什么练?朝廷拨款?还是靠你那点俸禄买刀枪?”
“不用朝廷一钱。”卢象升沉声道,“我愿倾尽家财,招募乡勇,购置器械。只求前辈指点兵法,训导士卒。”
曹文诏止住笑声,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问道:“你知道我为何辞官?”
“因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
“错。”老将摇头,“我不是不愿同流,我是看透了。这大明的病,不在边疆,不在流寇,而在骨子里烂了。将领无权,文官掣肘,军饷拖欠,士气涣散。我带兵三十年,打赢过鞑子,剿平过套虏,可每次凯旋,功劳都被监军太监抢去,阵亡将士家属却领不到抚恤。你说,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
卢象升默然良久,缓缓道:“所以更该有人重新开始。哪怕只练一千人,只要纪律严明、忠义为先,便可作燎原之火种。十年之后,或可成劲旅一支,护一方安宁。”
曹文诏沉默片刻,忽然转身走入屋内,再出来时,手中多了一面褪色的军旗。旗上绣着一只展翅雄鹰,下方写着四个大字:**天雄先锋**。
“这是我当年在榆林练兵时的旗帜。”他声音低沉,“那时我们每人发一枚铜牌,上面刻着‘宁死不降’四个字。战死了,牌归家人;活着的,每年清明祭奠兄弟。”
他将旗递到卢象升手中:“你若真想干,我不拦你。但我有个条件??这支兵,必须由你亲自统领,不得交予他人,更不得让太监监军插手。否则,宁可不练。”
卢象升双手接过军旗,郑重跪下:“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曹文诏扶起他,拍了拍肩膀:“好小子。有点血性。不过你要记住,练兵易,养兵难。最难的,是守住初心。”
自此,卢象升暂留真定,一边联络旧部、筹集资金,一边请曹文诏拟定训练章程。他变卖部分田产,得银三千两,又说服几位志同道合的士绅入股,合计筹得万金。同时发布榜文,招募壮丁,不论出身,唯求忠诚勇敢。
短短月余,应募者达两千余人。他亲自筛选,留下八百精锐,分为步、骑、弩三营,每日操练不辍。军中立下铁律十条,第一条便是:“凡克扣军饷、欺压百姓者,斩立决。”
他还仿效戚继光之法,设立“功过簿”,每月考评,赏罚分明。士兵们渐渐明白,这位文官出身的主帅,不仅懂诗书礼义,更能与他们同甘共苦??烈日下一同挥汗,雨夜里巡营查哨,伤病者必亲往探视。
一日黄昏,训练完毕,士卒列队归营。卢象升立于高台之上,手持长剑,朗声道:
“诸位!你们当中,有的曾是佃农,有的做过脚夫,有的甚至当过流寇。但今日起,你们不再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而是保境安民的战士!我卢象升不敢奢望诸位封侯拜将,只愿你们记住??我们为何而战?”
台下寂静无声。
“为父母不再饿死沟壑!”他高举长剑。
“为妻儿不再流离失所!”
“为这片土地,重见太平!”
最后一句落下,八百将士齐声怒吼:“誓死追随卢帅!保境安民!”
声震山谷,久久不息。
与此同时,京师风云突变。天启七年五月,皇帝朱由校病危,召信王朱由检入宫辅政。魏忠贤试图矫诏摄政,却被客氏暗中背叛。六月初一,朱由校驾崩,信王即位,改元崇祯。
新帝登基伊始,便着手清算阉党。七月,魏忠贤被贬凤阳守陵;八月,途中畏罪自缢。崔呈秀、田尔耕等党羽相继伏诛,东林诸臣陆续平反。
消息传至真定,卢象升正在校场督训。闻讯后,他仰望苍天,久久不语。良久,才低声说道:“天不亡明,尚存一线生机。”
曹文诏走来,拍拍他肩:“新君虽有振作之心,但积弊太久,非一人之力可挽。你准备好了吗?”
卢象升回眸一笑,眼中灼灼如炬:“练兵一年,募卒八百,器械粗备,号令已行。现在,只差一个机会。”
果然不久,朝廷诏令下达:流寇高迎祥、张献忠等部攻陷河南多地,逼近湖广。命各地组织乡勇协防,择才俊者委以军务。
卢象升接到任命??提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团练,赐七品衔,可便宜行事。
他焚香告天,率军开拔。
出发那日,曹文诏送至十里长亭。临别时,老将取出一柄断刃,交予卢象升:“这是我最后一次上阵时折断的佩刀。送你,不是让你报仇,而是提醒你??战场之上,生死一瞬间,犹豫者死,果断者生。”
卢象升郑重收下,翻身上马,回首望去,只见八百壮士整装待发,天雄先锋旗迎风猎猎。
他抽出长剑,指向南方:“出发!”
马蹄轰鸣,尘土飞扬。这支由书生一手打造的队伍,踏上了属于他们的征途。
没有人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是胜利,是失败,是青史留名,还是默默无闻地葬身荒野?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命运,已悄然出现一丝裂缝中的微光。
而卢象升,注定将成为那束光的执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