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你就想让朕做个傀儡,甚至死于非命?”朱由检冷冷道,“你忘了你是朱氏子孙?忘了祖宗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
朱常瀛伏地颤抖,再无言语。
最终,桂王废为庶人,幽禁凤阳高墙;其子朱由?斩首示众;牵连宗室三人、文官十二人、太监九名,尽数革职查办。诏书昭告天下:“宗室干政,古今大忌。自此以后,亲王不得干预朝务,违者以谋逆论处。”
此令一出,诸藩震惧,无人再敢轻举妄动。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冬月初七,辽东传来噩耗:锦州陷落。
祖大乐力战殉国,城破之时身中十七箭,犹执剑立于城楼,至死不倒。后金军敬其忠勇,未戮其尸,反而以礼安葬。
朱由检闻讯,当场昏厥。
醒来后,他独坐乾清宫整整一日一夜,不饮不食。次日清晨,他召见兵部、户部、工部三尚书,以及袁崇焕特派使者,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重建关宁防线,募兵二十万,筹饷五百万两,三年之内誓复辽东!**
众人皆惊。
“陛下,国库现银不足百万,如何支撑如此大军?”户部侍郎战战兢兢问道。
朱由检淡淡道:“卖官鬻爵,朕不屑为之。但若为救国,朕愿开‘功勋爵位’之例??凡捐银五千两者,授七品散官;一万两,赐世袭百户;十万两以上,封男爵,列入勋籍。所得款项,专设‘辽饷总局’管理,每一笔支出,须经廉访司审计公示。”
此策一出,民间反应两极。富商豪绅怨声载道,称“天子效法汉灵帝”,然广大士子百姓却纷纷称赞:“此非卖官,乃捐国难之资也!”更有热血青年自发组织“义勇团”,愿赴边疆从军。
短短一月,募银已达三百余万两,另有粮草器械无数。山西票帮联合十三家商号,承诺每年输送二十万石军粮至山海关,不取分毫利润。
朱由检趁势推动新政深入:
-设立“监察御史巡按制”,每省派二人,直达县乡,直奏天听;
-推行“一条鞭法”简化赋税,杜绝中间盘剥;
-开放科举特科,专录实务人才,不论出身;
-下令拆除京城权贵私占河道修建的园林,恢复水道畅通;
-严惩欺压百姓的锦衣卫校尉,连斩三人,悬首示众。
民心渐聚,朝纲日振。
然而,就在新年将至之际,一场更大的危机悄然逼近。
腊月十五,一名自称“影堂弃徒”的盲眼老道士在西直门自焚,临死前高呼:“玄衣翁未死,紫微将倾!”
火光映红半座京城。
锦衣卫在其怀中搜出一本残破笔记,记载了“影堂”三十年来的布局:从培养心腹渗透六部,到操控舆论制造谣言,再到利用天灾煽动民变,每一步都精密如棋。最后一页写道:“待中原大乱,胡骑南下,吾等扶真主登极,改元换朔。”
朱由检看完,久久无言。
他知道,“玄衣翁”仍在暗处窥视,等待时机。
但他亦明白,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年天子。他有了钱龙锡、乔允升这样的股肱之臣,有了杨鹤、许誉卿这般敢于直言的言官,有了沈炼、祖宽等忠勇将领,更有了天下百姓渐渐复苏的信任。
除夕之夜,朱由检未依例赴太庙祭祖,而是微服出宫,步行至京郊一处贫民窟。那里住着数百户因灾流亡至此的农户,屋舍简陋,寒风穿壁。他默默走入一间茅屋,见一家五口蜷缩于草席之上,孩子饿得啼哭不止。
他掏出怀中仅剩的五十枚铜钱,交给妇人,轻声道:“拿去买些米粮,让孩子吃顿饱饭。”
妇人颤声问:“您是谁?”
他笑了笑:“一个想让你们活下去的人。”
回到宫中,已是子时。爆竹声零星响起,新的一年悄然降临。
他独自登上乾清宫最高处的望台,仰望星空。北斗璀璨,紫微垣明亮如炬。
王承恩悄然跟随而来,低声问:“陛下在看什么?”
“我在看天命。”朱由检缓缓道,“古人说,天子受命于天。可我觉得,天命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在那些饿着肚子还相信朝廷的百姓眼里,在那些明知危险仍愿为国战死的将士心中。”
他转身,目光坚定:“告诉廉访司,继续追查‘影堂’。告诉袁崇焕,朕答应他的援军,三个月内必至。告诉全天下的官员??从今往后,朕的眼睛,不会闭上。”
王承恩重重叩首:“奴婢谨遵圣谕。”
风雪渐歇,东方微白。
又是一年春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