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S:“大挑”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官制度,专为屡试不第的举人提供入仕机会。
江忠源回到家乡后,除了务农,他还召集家乡子弟进行军事化训练。
道光二十七年(1847 年),江忠源因镇压雷再浩起义,因功被擢升为知县。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忠源被调至军中,归副都统乌兰泰统领,朝廷意在考验他的作战能力。
江招募了五百乡兵,组成楚勇,赶赴广西作战。
咸丰二年(1852 年)二月,乌兰泰战死,江忠源独自领军,成功解除桂林之危,由此晋升为知府。
此次设伏,江忠源经过了周密侦察,最后定出方案,分两路布下天罗地网。
他先派人在全州镇七一村太平铺自然村狮子山埋伏重兵,阻挡太平军陆路前进。
同时,利用当地茂密的森林,砍伐大量树木,在蓑衣渡下游河水转弯处的水塘湾,
将木桩钉入河底,设置障碍物,彻底堵塞河道。
此外,他还在山上安置重炮,埋设大量伏兵,专等起义军进入埋伏圈,发起剿杀。
当冯云山率领万余人,乘坐三百条船抵达蓑衣渡时,前面的船只,瞬间被河底的木桩阻拦,动弹不得。
此时,埋伏的楚勇在江忠源督战下,以火炮猛烈袭击船队。
一时间,炮弹、箭矢如雨点般纷纷落下,太平军船队顿时大乱,船只进不得退不得,
不少船只被炸毁,将士们溺死、烧死、轰死者无数。
冯云山心急如焚,他深知起义军的金银财宝,一旦落入江忠源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右岸不远处有一处山洞,当机立断,命士兵将十艘,载着金银珠船驶进山洞,
随后命士兵凿船沉金,并做好记号,打算日后再行打捞。
直至今日,在蓑衣渡依旧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南王墓位,石岭对石碑,三担加一堆,谁若找着了,富贵三五辈。”
此歌谣,似乎暗示着冯云山墓葬位置与宝藏之间的关联。
那么,冯云山的坟墓在何处呢?
就在冯云山沉金之后,他沉着指挥起义军与楚勇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不幸突然降临,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击中了他,冯云山当场壮烈牺牲,年仅 39 岁。
冯云山不幸离世,手下将士义愤填膺,遂选出 100 名壮汉,用担架抬着冯云山的遗体往西行进,目的就是防止清狗玷污南王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