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林逸风就出现在了马拉内罗的工程办公室。他的眼睛里布着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那种亢奋来自于一夜无眠的思考。
他径直找到了他的比赛工程师,罗伯托·奇亚帕。
“罗伯托,我们需要谈谈。”
奇亚帕正顶着两个黑眼圈,对着一台电脑上的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发呆,看到林逸风,他揉了揉眼睛,递过去一杯还冒着热气的意式浓缩。
“我就知道你会来。”
林逸风没有接咖啡,他直接拖过一张椅子,坐到罗伯托身边,指着屏幕上一个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前翼模型。“这个,‘内洗’(In-wash)概念,模拟数据怎么样了?”
“数据……比预期的要积极。理论上,它可以将前轮产生的湍流引向车身内侧,而不是扩散到外面。这样能净化流向车身底板和尾部的气流,提供更稳定的下压力,尤其是……”
“尤其是在慢速弯和中速弯,对吗?”林逸风接过了话头,“而且能减少对前轮外侧胎肩的压力,降低前轮温度。”
奇亚帕的瞳孔微微放大,这小子简直像个工程师。“对。但只是理论上。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如果配合ERS-K的升级,调整能量回收和释放的逻辑……”
他调出另一张图表,上面是复杂的能量流示意图。“我们可以在弯心通过MGU-K进行更激进的能量回收,产生类似‘扭矩矢量’的效果,帮助赛车过弯,然后在出弯的瞬间把这部分能量全部释放。这能极大地弥补我们在弯道中的劣势。”
林逸风的眼睛亮了。这正是他想要的。他要的不是比诺托那种宏观的战略宣告,而是能让他把方向盘打得更狠,油门踩得更深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够。”林逸风摇了摇头,“数据是冰冷的,我要告诉你们它在赛道上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林逸风变成了这间办公室的主导。他没有谈论数据,而是用最原始、最直观的语言,描述着SF90的“脾气”。
“奥地利的三号弯,上坡,重刹。入弯的瞬间,车头响应很快,但当我开始给油,车尾就像被人从后面踹了一脚,非常突兀。不是渐进的滑动,是突然的断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