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诺托在P房里摘下眼镜,用力地擦了擦。他知道这个杆位有多么来之不易。这不是技术的胜利,这是人和意志的胜利。维修区内的工程师们疯狂拥抱,这个成绩比任何一次靠升级套件拿下的胜利都更让他们激动。
正赛日,阳光炙烤着赛道。五盏红灯熄灭,林逸风起步完美,死死守住内线,带领着勒克莱尔率先冲入一号弯。两台红色赛车凭借着恐怖的直道优势,迅速在头两圈建立了超过两秒的领先。
胜利的剧本似乎已经写好,一切都朝着法拉利最期望的方向发展。
然而,比赛进入第15圈,那个熟悉的魔咒,如期而至。
“后轮温度开始报警,Ethan,注意管理。”奇亚帕的声音像一盆冷水,浇在所有人的头顶。
林逸风的眉头紧锁。他能感觉到,轮胎的抓地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退。每一次出弯,他都需要更早地修正方向,车尾的滑动越来越难以抑制。为了保住轮胎,他不得不放慢零点几秒的节奏,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那个为他们赢下杆位的“低阻力”设定,此刻正反噬着他们。更少的下压力意味着轮胎在弯中需要承受更多的滑动摩擦,磨损和温度的攀升,比任何一个分站都来得更快、更猛烈。
“马克斯正在接近,他每圈比我们快半秒。”
后视镜里,维斯塔潘的红牛赛车像一头锁定猎物的猛兽,越来越大。红牛的赛车在弯道中如鱼得水,那份从容和稳定,与林逸风驾驶SF90时的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拼尽全力防守。利用直道优势拉开,在弯道前极限晚刹,用尽赛道的每一寸宽度。脑海中,舒马赫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画面飞速闪过,他将那些技巧化为肌肉记忆,一次次在维斯塔潘发起攻击时,险之又险地关上了大门。
但赛车性能的鸿沟,终究不是单凭意志就能填平的。
第25圈,3号弯。维斯塔潘利用DRS贴近,林逸风再次守住内线。然而,就在出弯时,林逸风的后轮彻底失去了抓地力,一次幅度稍大的侧滑让他损失了宝贵的速度。维斯塔潘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从外线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