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籍内容须审查,涉及经史子集尤为敏感
印书不是“排版印刷”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内容是否可印”。明代《禁书目录》数千种;清代《禁毁书目》上万卷;所有涉及:朝廷政务、宗教异端、神怪灵异、预言术数、反儒内容、讥讽时政、地方风俗不当描写,一律禁止传播。
甚至像《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类文学作品,也时被列为“淫词小说”,须删节审查,私刻一本就是“违制”。
你主角哪怕印《论语浅说》,只要里面哪句话被解读成“讥讽朝廷”,立刻全家下狱。
“刻书”在古代是一项严肃行为,民间不能随便印。明代《大明律》明确要求私刻书籍者必须“呈文于有司”;清代设置“书局备案制度”,所有印刷商人需到所在地 府州登记;私设书坊者,不但要罚没刻本、禁业三年,严重者充军发配。
穿越者在小说里动不动就“租个铺子印书”,现实中你一没刻坊执照,二没登簿文书,三没刊刻目录,分分钟按“传播违禁书”治罪。
读书有身份门槛,不是人人可买、人人能看。古代书籍主要面向士人阶层,普通百姓连“识字”都做不到。唐代识字率不足2%;宋代普通百姓买不起纸张,一本书相当于10日工钱;明代平均一本书定价一两银子起,普通人一年买不了一本;清代城市流通书主要集中在书肆、学堂、士子圈子;农村、乡野地区基本无“书籍消费市场”。
所以“主角印书卖百姓”,纯属空想。没有消费能力,没有阅读需求,没有教育系统,你的“畅销书”只能堆仓库吃灰。
刻书行业被“世家垄断”,无背景难插足。
明清时期的出版印刷,早已被若干大书商垄断:明代金陵书肆、建阳坊刻、苏州文人坊;清代武英殿刻本、琉璃厂书局、扬州文献馆;这些大户有背景、有财力、有刻工、有渠道、有销路。
你一个“穿越者”,即便手握一门新印刷术,也要面对:官府不许你“扰乱行业”;印书铺子不让你进市场;纸商、墨商被书商绑定,不卖你材料;刻工怕事不敢接你的活。
就算你真印出书,也卖不出去,市场渠道早就被文人集团、宗族势力把控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