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哦?所为何事?”
“皆因‘工爵制’而起。”相里勤面露难色,“李客卿所推工爵,本意乃激励匠人,扬我墨家技艺。然……工爵评定之权,终归少府监与王权。部分弟子认为,此乃朝廷收编墨家之举,长此以往,墨家‘兼爱’、‘非攻’之精义将荡然无存,沦为君王争霸之工具!尤其……尤其是一些精研守城器械、机关术的弟子,对此反应尤为激烈。”
墨家分裂的苗头!
李薇心头一凛。她深知墨家内部本就存在“秦墨”(重实用技术)与“齐墨”(重理论学派)之争。工爵制的推行,无疑加剧了这种分歧。那些执着于学派理想的弟子,对依附朝廷、为王权服务产生了强烈的抵触。
“都有哪些弟子?”李薇沉声问。
“以‘孟胜’为首,追随者约三十余人,多为精研守城与机关者。”相里勤低声道,“孟胜乃先钜子腹?高徒,在弟子中威望颇高。他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孟胜!这个名字李薇有印象。历史上,这位墨家领袖在楚国阳城君叛乱时,为践行“义”字,率弟子百八十人死守孤城,最终全部战死,成就了一段悲壮的传奇。没想到在这个时空,他竟因工爵制对秦国朝廷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排斥!
这不仅是人才的流失,更可能埋下巨大的隐患!精通守城和机关术的墨家弟子若心怀怨望,甚至投向他国……
“此事非同小可。”李薇神色凝重,“钜子务必稳住局面。孟胜等人所求,无非是墨家学说的纯粹与独立。哀家可向王上陈情,允准墨家在咸阳城外择地,建立‘墨学精舍’,专司典籍整理、义理研讨,不涉具体工造军务。精舍所需钱粮,可由少府拨付一部分,其余墨家自筹。凡有志于研学之弟子,皆可入内。钜子以为如何?”
这是将墨家的学术与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割。既给了理想主义者一片净土,又不影响秦国对实用技术的需求。
相里勤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太后此策……或可解燃眉之急!精舍独立于官衙之外,又能得朝廷些许资助,或能安抚孟胜等人之心。臣即刻去与他们分说!”
送走步履匆匆的相里勤,李薇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解决墨家内部分歧只是第一步。如何在这灾后寒冬里,为饥寒交迫的百姓找到更多活路,为开春的复苏积蓄力量,才是真正的考验。
“来人,”李薇唤来心腹宦者令,“备些厚实衣物和粟米,哀家要去城南的‘济慈坊’看看。”那是官府设立的临时粥厂和收容所,聚集着最困顿的灾民。技术可以解决土地的问题,但人心的暖意,需要更直接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