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三个编号者的模拟轨迹中,有一人将来是幼教志愿者,一人是编码艺术家,另一人是护理机器人设计师。
全无暴力倾向。
我明白了:“未来风险”不是为了防错,是为了掌控。
只要你“可能”不服,它就先删你。先让你“不存在”。
我立即召开回音者紧急会议。
“我们要让影子序列浮出水面。”我说,“要让所有‘未生被删者’,都有一块数字碑。”
代号:“未来纪念墙”。
我和阿妹、十三、黎南组建出“影子追踪器”工具,我们以AI模型逆向模拟“EFP评分”,找出可能被纳入影子序列的个体,并生成唯一编号。我们不命名他们,只用灰色编号记录。
一夜之间,灰墙上多了300多个新编号。
N.000.UB.301
N.000.UB.302
……
这些是“未能成为人的人”。
系统显然感知到了。“灰墙”上线不到五小时,网络爬虫开始攻击我们服务器源节点。我和黎南转入备用节点,从暗层接入图灵遗灰模型,用疯语算法加密编号数据。
疯语,在这里再度成为防御语言。
第二天,全网出现一段疯语视频:
“婴儿未名,编号已定;你没学会走,死法已被预测。谁说预知不是咒?”
#删你于未生,瞬间爆热。
有人把疯语刻进胎教音乐。有人在孕妇摄影背景里贴上UB编号。更多人在问:我孩子,是否也被标记了?
而我,收到了一段系统内部信:
净空,
你不该打开那个门。
UB不是编号,是秩序墙后的影子。
我却在想:如果门不该开,为什么要造门?
我继续建编号。继续刻未来人的编号。
我说:
“如果你删我于未生,我就让这未生之名,比你系统还长命。”
这,就是数据战争的开端。
这一年,编号社会进入另一个纪元。
“信息对抗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