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伊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生活都与森林密不可分。菜市场里,野生蘑菇、松籽、蓝莓、榛子琳琅满目。家家户户都有晒蘑菇、做果酱的传统。春天采蘑,夏天采浆果,秋天打松子,冬天滑雪打猎,森林的馈赠构成了这里独特的物产和生活节奏。
我受邀去参加林区人的家庭聚餐。热情的主人端出一锅锅林区菜肴:野蘑炖小鸡、榛蘑炒肉、蓝莓山药、烤松子糕,还有自酿的白桦树汁酒。席间大人畅聊林区趣事,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玩闹,墙上挂着林业奖章和一幅幅用树皮、松针手工编制的画。
老人们讲起“闹木头”的往事,年轻人聊起当下的旅游创业、生态产品。“以前我们靠砍树吃饭,现在靠护林、靠‘卖绿’赚钱,林都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女主人边夹菜边说,语气里有自豪也有感慨。
我写下:
“森林是一代代林区人骨血里流淌的信仰,
青山不老,薪火相传。”
四、生态变迁:从木材之都到生态明珠
伊春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木材停伐初期,大量工人面临下岗失业,城市经济一度低迷。可人们没有放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坚韧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我参观了红星林区生态产业园区,这里聚集着木雕、松花石工艺、野生浆果深加工等新兴企业。年轻人用互联网将伊春的“森林特产”卖到全国各地,林都的名号又重新叫响。
还有生态旅游——冬天的林海雪原吸引着全国各地滑雪爱好者,春夏秋三季的森林浴、采摘体验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政府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等融为一体,城市被誉为“天然氧吧”。
我写下:
“绿色,是伊春最宝贵的财富,
一座城市的自我救赎,
也是人与自然的崭新盟约。”
五、林区的文化与记忆
林区人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每年五月的“林都文化节”,人们在广场上敲锣打鼓,表演林区秧歌、舞龙、拔河、民谣。孩子们则扮成“林海小卫士”,在游行中高喊“保护森林,守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