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了将军的带头冲杀,其它人似乎并不那么害怕了,也跟着是一拥而上。
贾平安借机又连杀了三名亲兵,跟着便被包围。然后就见一把把大刀向他的身上招呼着。
叮叮当当...当当叮叮...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
当一个人被三十多人包围的时候,除非有千手,不然,便是三头六臂也是讨不得什么好处的。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这也是为何在战场之上,很少见到宗师高手的原因。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高手,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代价,就这样扔在......
赵承渊站在太庙的石阶上,望着晨曦初露的东华城。薄雾如纱,笼罩着新修缮的街巷与坊市,炊烟袅袅升起,夹杂着米粥与蒸饼的香气,在冷冽的空气中悄然弥散。百姓已开始一日劳作,挑水、推磨、开铺,脚步轻快,脸上少了往日的愁苦。三个月来,新政推行迅速而有序??均田令下,无主荒地尽数分予流民;学堂重开,女子亦可入读经史;户部裁撤三成冗员,税册重编,江南诸府赋额减半。街头巷尾流传一句话:“从前是官吃人,如今是人养官。”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卷《北疆赋税图》批注本,纸页已被翻得微卷,边角处有墨迹晕染,是他昨夜灯下所记:**“汾州上报,三千户受田,秋收有望增产四成;庐州女塾招生逾五百,首设算学与医典课。”**字字皆实,无虚言。他知道,这不仅是数字,而是千万人家灶台上多出的一碗饭,是孩童背上沉甸甸却充满希望的书囊。
忽然,檐角铜铃一响,风自北方而来,带着一丝熟悉的寒意。赵承渊闭目片刻,仿佛又见宁古塔春樱纷飞,雪峰映日,墨离站在崖边回眸一笑:“你走之后,我守此地十年,只为等一句‘天下清明’。”
“公子……”身后传来低唤。张德全拄杖立于庙门阴影中,白发苍苍,声音却稳,“礼部送来摄政王谕令,请您今日午时赴宫议政,商定登基大典日期。”
赵承渊转身,目光平静:“登基?”
“赵文昭已连发三道诏书,百官联名上表,恳请您即皇帝位。”老太监低声说道,“他说,真诏既现,血脉正统,非您莫属。”
赵承渊摇头,将书册收入袖中。“我不是皇帝,也永远不会是。先帝遗诏所立者,乃赵文昭。我只是赵昭然的孙子,一个从宁古塔走出来的读书人。”
张德全欲言又止,终叹一声:“可天下人皆视您为真龙。”
“天下人看的是衣冠,不是人心。”赵承渊缓步走下石阶,“若我登基,便是背弃祖父之志。他一生清廉刚正,临终前只说一句‘愿后世无冤狱’,何曾贪恋权位?今日若因血统而称尊,明日便有人以血统争权,杀戮再起,岂非重蹈景安覆辙?”
老太监怔住,良久才道:“可若您不登基,谁又能压服那些旧勋贵?卫国公虽死,其党羽仍在暗处蠢动,兵部尚书昨日还奏请废除女子入学之令,称‘乱纲常’。”
“那就让他试试。”赵承渊唇角微扬,眼中却无笑意,“让百姓自己说话。宣政院已在各府设‘民议坛’,每旬开放,凡有异议者皆可登台陈词。若他们能说服百姓,新政自然退;若不能,便由民心裁决。”
张德全默然良久,终点头离去。
午后,赵承渊步入紫宸殿时,朝会已始。赵文昭端坐御座,身着玄底金纹亲王朝服,神情庄重却不掩疲惫。三个月的摄政,已将这位原本优柔寡断的宗室磨砺出几分铁骨。见赵承渊入内,他立即起身相迎,当众执其手:“叔父肯来,实乃社稷之幸。”
群臣哗然。按礼制,摄政王不应对臣下行此大礼。但无人敢言。
赵文昭朗声道:“今日召集群臣,为两件事。其一,拟定明年春祭大典仪轨;其二,请承志侯主持修订《新律》。”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骚动。
刑部尚书出列,拱手道:“启禀摄政王,修律乃国家根本,向由三公九卿共议,岂可委于一人?且承志侯年未三十,虽功高盖世,然于典章制度未必精通……”
话音未落,沈砚踏前一步,冷声道:“三年前,他在宁古塔废除贱籍,使十万奴工脱枷锁;去年冬,他主持黑水泊水利改制,引渠三百里,灌田五万亩。你说他不懂制度?那你告诉我,这天下有多少百姓因你的‘制度’饿死在寒冬?”
那人语塞。
赵文昭抬手止争:“诸位若有异议,可于民议坛提出。但在今日朝会上,我只问一句:是否愿见新政落地?若是,则须有人担责前行。赵承渊者,非仅为功臣,更是新政之魂。此任非他不可。”
殿内寂然。
最终,礼部右侍郎跪拜:“臣附议。”
接着,一人、两人、十人……直至满殿俯首。
赵承渊并未动容。他只是上前一步,躬身道:“我接此任,但有一约。”
“请讲。”
“《新律》必以‘护民’为本,不得有‘株连’‘族诛’之条;官员贪腐,无论品级,赃银超百两者,一律流放宁古塔垦荒十年;凡因言获罪者,尽数平反,并追赐抚恤。”
赵文昭凝视着他,缓缓点头:“准。”
散朝后,二人独留殿中。
赵文昭望着窗外飘起的小雨,忽问:“你真的不愿做皇帝?”
赵承渊立于廊下,指尖轻抚清霜剑鞘。“你想听真话吗?”
“当然。”
“我曾在梦中登基。”他声音极轻,“身穿十二章纹衮服,坐于金銮之上,万邦来朝。可当我低头,看见阶下百姓匍匐如蝼蚁,听见远处传来哭声??那是被征役的农夫妻儿在送别。那一刻,我惊醒过来,冷汗湿透衣襟。权力若不能带来光明,便只会制造新的黑暗。”
赵文昭久久不语,终叹:“那你想要什么?”
“我要一个不必仰望帝王的天下。”赵承渊转身看他,“你要做的,不是做一个好皇帝,而是让这个国家有一天,不再需要皇帝。”
数日后,《新律草案》颁布,震动朝野。其中最惊人者,莫过于“民告官”条款:百姓可直诉朝廷,控告地方官吏不法行为,受理衙门不得拒案,违者罢职。更有“政务公开令”,要求各府每月张贴钱粮收支明细,供民众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