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53建材市场的危机(第1/2页)
暴雨砸在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雨水顺着垂直的线条疯狂滑落,像无数条被风吹斜的银线,在夜色中织成一片模糊的屏障。
陈帆没有起身,也没有离开主控台。他的手指仍在平板边缘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像是在等待什么。屏幕上的城市空间动力学模型还在运行,进度条已推进至百分之八十九,下一波估值结果即将生成。
就在此时,主控系统右下角弹出一个红色警示框,没有任何预兆。
“五道口项目钢筋采购成本突破阈值,当前报价较系统预测高出12.7%。”
他目光一凝,指尖动作停下。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系统对建材价格的预测基于过去六个月全国主要工地的实际成交数据、物流半径与钢厂产能利用率构建的动态模型,误差通常控制在3%以内。超过10%,意味着外部力量正在强行扭曲供应链。
他立即调出采购合同链路。原定合作的河北某二级批发商在十分钟前通过传真发来通知:“因上游原料紧张,即日起暂停发货,恢复时间另行告知。”措辞官方,毫无协商余地。
陈帆切换界面,接入全国建材价格数据库。这是他早年亲自设计的数据采集模块,依赖区域代理每日上报和电话核实,虽不如现代平台实时,但在当时已是罕见的信息优势。
他手动输入“钢筋”“批发价”“近十二小时”三个关键词,筛选范围锁定华北地区。
系统开始比对。
三分钟后,地图上三个省份同时亮起黄点:河北、河南、山东。每一处都标注着相同的涨幅区间——12%到13%之间,提价时间集中在今晚九点零七分前后,误差不超过四分钟。
太整齐了。
这种跨省同步调价,在缺乏统一信息发布渠道的1998年几乎不可能自然发生。除非有人在背后协调。
他迅速回溯时间线。土地拍卖结束于今晚七点十八分,对方三方代表默契退场,地块流拍。而现在,不到三小时,建材市场出现区域性集体提价。
这不是巧合。
是压制。
他们想用材料断供拖慢施工进度,逼他在后续补拍时陷入被动。一旦工期延误,银行放款节奏、销售回款周期都会受影响,资金链压力将指数级上升。
陈帆靠向椅背,闭眼两秒,脑海中快速推演对手可能的布局路径。传统地产商的优势不在数据分析,而在长期积累的供应链网络。只要他们联手几家关键批发商,就能在短期内制造“资源紧缺”的假象,卡住所有新入局者的咽喉。
但他们的盲区也很明显——只盯着主流渠道。
他睁开眼,重新操作终端,调出一份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备用供应商名录”。这是他在大学时期带队调研时亲手整理的名单,收录了二十多家中小型钢厂和地方建材厂的联系方式,多数位于西南和东北偏远地区,未被大型房企纳入常规采购体系。
这些人不参与围标,也不依附地产联盟,唯一看重的是订单稳定和付款信用。
陈帆启动加密线路,逐个拨通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53建材市场的危机(第2/2页)
第一通无人接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