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六百零九章 刘镇邦的交待!另一个背后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到刘镇邦被自己三言两语唬住,徐妙锦顿时心中大定。

刘镇邦所说的话,倒是与她心中的推测,几乎一模一样。

王守廉若是直接找这些武将说要造反,这些人只要脑子没坏掉,肯定是宁愿死都不会听他的。...

夕阳将尽,余晖如血,洒在鸡足山层层叠叠的林梢之上。赵明倚门而坐,竹杖横膝,目光落在远处山谷间升腾起的一缕炊烟上。那烟笔直升起,又被晚风轻轻扯散,像极了三十年前建文帝焚诏那夜,从宫墙缝隙里飘出的最后一点灰烬。

他闭目轻叹,手中竹杖摩挲得发亮,两个刻字“清明”已深陷木纹之中,仿佛不是刀刻,而是岁月磨出来的。

忽闻脚步??,自山路蜿蜒而来。不似猎户粗重,也不似樵夫急促,倒像是……一种迟疑的归来。赵明未睁眼,只道:“你回来了?”

来人停下,喘息微颤。“我回来了。”是赵文清的声音,比三年前更沙哑,却多了几分释然。

赵明睁眼,只见她立于阶下,衣衫褴褛,拄着一根断裂又用藤条缠好的竹杖,背上的竹篓空了大半,唯余一角油布尚裹着残卷。她瘦得几乎脱形,脸上沟壑纵横,唯有那双眼睛,仍如山泉般清澈。

“我以为你不会再回来。”赵明起身扶她进屋。

“我也以为走不到头了。”她坐下,接过赵明递来的热汤,双手颤抖地捧住,“江南最后一站是徽州,我在那里讲完《退位录》第三遍时,昏倒在祠堂门前。醒来后,村妇喂我喝了七天药粥,说‘您若死了,我们谁来讲真话?’”

赵明沉默,转身从柜中取出一包陈年草药,放入陶罐慢炖。屋外暮色四合,山雀归巢,虫鸣渐起。

良久,赵文清低声道:“我走过了六十二座城,一百三十七个村落。抄录的《退位录》不下千份,有的被官府收缴焚毁,有的随讲者入狱失传,但更多的,已扎进泥土里生根发芽。贵州苗寨的孩子们用侗语背诵‘吾一人之恨,岂可化万千家庭之哭’;云南驿道边的老兵临终前嘱咐子孙:‘若朝廷再征重税,便去鸡足山找守墓人讨个说法。’”

她苦笑一声:“我不是圣人,也不是贤士。我只是个逃了半辈子的女人,如今终于敢回头看看自己走过多少路。”

赵明点头:“你走的每一步,都在替建文殿下补写遗诏。”

“可我还有一件事未了。”她忽然抬头,“韩岳的孙子……他来找过你?”

“来过。”赵明取出那封遗信,递给她看。

赵文清读罢,泪水无声滑落。“韩公当年救我出宫,不是为了让我活着,是为了让我记住??记住那些被抹去的名字,被烧掉的奏折,被篡改的史书。他曾说:‘历史可以被遮蔽,但不能被杀死。只要还有人记得,它就会复活。’”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压低:“你知道吗?我途中听说,京城最近在重修《皇明实录》,启元帝亲命陈廷章主持,要求‘据实直书,不隐不讳’。连建文年号都恢复了,称‘静宗仁孝皇帝’。这是百年来头一遭。”

赵明微微一震。

“不止如此。”赵文清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纸页泛黄,火漆残破,“这是江南一位老儒托人辗转送来的。他说,宫中档案馆新开放了一批洪武末年的旧档,里面竟有建文亲笔批注的《孟子集注》,批语写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非虚言,乃治国铁律。’”

赵明接过细看,指尖触到那墨迹边缘,仿佛能感受到三百年前那位青年帝王伏案疾书时的心跳。他喃喃道:“原来他早就在等这一天……等有人真正读懂他的选择。”

“可天下不会永远清明。”赵文清望着窗外夜色,“权臣会再生,苛政会复起,人心也会遗忘。我们这一代人能守住真相,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赵明起身,走到墙角那只老旧木箱前,缓缓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数十本手抄本,封面皆题《退位录》,字体各异,纸张新旧不一。有的用宣纸精抄,有的写在粗麻纸上,甚至有几本是用炭条写在树皮上的。

“这些都是这几年各地送来的回响。”他说,“有人读后痛哭三日,散尽家财赈济乡邻;有人写下万言书呈递御史台,请求废除奴籍;还有一位女童,在义学念完《退位录》后问先生:‘皇帝也可以不要权力吗?那为什么现在的大官都不肯让?’”

他轻轻抚过那些册子,如同抚摸沉睡的灵魂。“它们不再是秘密,而是种子。种在田埂上,种在学堂里,种在孩童心中。纵使将来风雨再至,总会有一个人,在某个角落翻开这本书,然后问自己:我可以不一样吗?”

赵文清静静听着,忽然笑了,眼角皱纹如花开般舒展。“我想起一件事。去年冬天,我在湘西一个偏僻山村讲史,有个八岁的小女孩听完后问我:‘那个皇帝为什么不打仗报仇?’我说:‘因为他知道,打赢一场仗,要死很多人;而讲清一个道理,可能救很多人。’她想了很久,第二天带来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穿龙袍的人跪在地上,给一个农民擦脚,旁边写着五个字:‘真正的皇帝。’”

两人相视无言,唯有炉火噼啪作响。

夜深,山风穿窗而入,吹动桌上一页残稿。赵明拾起一看,竟是当年建文亲书的那行字:

>“吾以退为进,非怯也;以忍为仁,非弱也。”

他凝视良久,忽觉胸口一阵温热,仿佛有股力量自血脉深处涌出。他转身取出笔墨,在一张素纸上郑重写下八个大字:

**退而不亡,仁则长存**

然后吹干墨迹,将其夹入最新一册《退位录》中,放入木箱最上层。

次日清晨,赵文清执意要再上山一趟。赵明陪她攀至崖畔那株老梅之下。三年过去,梅花依旧年年绽放,枝干更加苍劲,根下酒渍犹存。

她在树旁盘膝而坐,从竹篓取出一只小铃铛,系于梅枝高处。风吹铃响,清音悠远。

“这是我从苗寨带回来的‘醒心铃’。”她说,“传说古时巫师用它唤醒迷途亡魂。今日我把它挂在这里,愿它日日夜夜响彻山谷,提醒世人莫忘初心。”

赵明望着那铃,忽有所悟:“你是不是……病得很重?”

她一怔,随即微笑:“快不行了。肺痨,拖了两年。我不想死在路上,所以拼了命赶回来,只想再见你一面,再看一眼这山、这梅、这人间清明。”

赵明喉头哽咽,却强忍未落泪。“你要葬在哪里?”

“不必立碑。”她望向无名墓方向,“若魂有归处,我愿守在主公身边。若无,便化作风雨,落在每一本《退位录》翻开的刹那。”

三日后,赵文清病逝于茅屋之中,面容安详,唇角含笑。赵明依其遗愿,将她火化,骨灰分作三份:一份撒入鸡足山溪流,随水奔流入江;一份埋于老梅树下;最后一份,由赵明亲手装入一只青瓷小瓶,藏于无名墓侧石窟之内。

出殡那日,奇迹发生。

方圆百里的百姓自发前来送行,竟达三千余人。他们手持白花,默默列队于山道两旁,无人喧哗,唯有低吟《退位录》中的句子在山谷间回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世之名
万世之名
乱世求生,盛世求名。饱经风霜的大禹朝仍处于盛世年间。西北有少年徒步九千里,孤身斩大妖,争一世功名。龙湖,有不世宗师赶赴人间,开宗立派,百世留名。帝都有圣人传道万千,教徒遍布各州,流芳千古。而在青州城内,一座将门世家院落中。有个孩童却整日不务正业,只知下棋作画,垂钓弹琴。多年后——……剑起龙烟三千里,一剑斩尽九洲城!世间万法,唯我,入道也。……继《超神宠兽店》《黑暗王者》《永夜神行》《重启末世》…
古羲
守序暴君
守序暴君
“我能屹立在宇宙之巅,全靠我自己的大毅力和大智慧!”“咦?稍等一下,好像还差那么一丢丢才到巅峰,我先预支一下未来五万年的时空法则,以后再慢慢还……”“什么不算?怎么就不算了?”“我只是先享受修炼成果,再补上修炼过程而已,怎么就不是靠自己?”……浩瀚无垠的宇宙星空之下,无数族群争斗不休,战火不断。他从微末中走来,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只是能预支未来的修炼成果。可一夜悟道,一步踏破生命的枷锁。亦可一念
不在意中人
斗罗:掌控能量的我有惊世智慧!
斗罗:掌控能量的我有惊世智慧!
【绝世唐门】【天才流】【科研型主角】【开创体系】【日月开局】开局先天魂力0.5级,刚刚觉醒记忆的孔明安疑似天崩开局。不过好在,「能量」武魂的他,似乎还有操作空间。那么...就给这个枯燥的世界,展现一下我的「惊世智慧」吧!…………「秩序神国」缔造者,现代魂导科技奠基者,机甲开创者,夜宿龙床与秩序代名词...拥有诸多称号的孔明安在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最初,我只是在成神的同时,想找点儿乐子,整点花活
是摆烂不是咸鱼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热血+权谋+杀伐独断+无系统」大秦风起。无数老秦人泣血沙场,并六国于秦。巍巍大秦,新生的帝国如油尽之灯火。帝十三子,背负大秦万民,一手托起摇摇欲坠的帝国,只手挽天倾。
二郎山上有妖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身在娱乐圈,如果给你一个可以放飞自我说话的机会,你会怎么做?】某天,内娱二线小生池野一觉醒来,看到了眼前这行字,陷入沉思。怎么做?天生就是阴阳师+毒舌的他,决定解放天性!于是,圈内所有人都传言——池野疯了。某慢综中,大厨人设的圈内前辈做出赛农药,静待嘉宾夸赞点评。其他嘉宾:妈妈的味道。池野:黄老师这猪食做的真不错。某场带货直播,资本联合明星售卖自传噶韭菜。其他艺人:粉丝必看的经典之作。池野:绝
知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