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也就允许了。
越王以次辅在内阁,已经十几年了。首辅换了三任,越王却一直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祖制(第2/2页)
这些年,越王知道自己身处嫌疑之地,闭门谢客,不与任何人深交。谁都知道越王,最为公正。让越王来主持此事,绝无徇私之可能。
但皇帝说得妙,就在这里。
这个设计,将另外一股力量引进来了。那就是宗室勋贵的力量。
越王是宗室文武中的代表。
越王参与其中,就不仅仅开国勋贵与南征勋贵之间的问题了。
宗室勋贵其实并不少,每一代皇子都会封王,生前但凡不是太没有用。都能因功获爵,子孙承袭一个侯爵伯爵什么太正常了。
纵然真有不成器的。
只要是太祖之后,在朝廷玉册中。都给发一份伙食钱。仅仅是饿不死。
但现在还没有人领着伙食钱。
毕竟大夏朝对宗室从军从政都是鼓励,很少有没出息到一定程度,连一个小官都做不了。
但宗室勋贵在政治上一向是隐身的。很低调。
因为大部分混出来的宗室都明白一件事情,宗室在朝廷上的定位是什么?是压舱石。是代表大夏皇族。
在皇位不能正常传承,或者皇帝年幼的时候,才是他们这些人发挥作用的时候。
如南宋,南宋皇帝内禅,都是有宗室大臣出面,才内外信服。
平时就老老实实当官便是了。反正该升官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但他们的天花板也很明显,如果不是逆太子案,越王就是天下名臣,也不可能入内阁的。
皇帝迟迟不肯下决心,就是担心南征勋贵与开国勋贵双方斗起来,闹出大事来,但如果引入宗室一脉,三派相互牵制。有宗室作为缓冲,斗争的烈度就可控。
至于指望他们不斗。皇帝已经确信不可能了。
“郑邦承开窍了?”皇帝心中怀疑,但已经有了决断,说道:“镇国公,你还有什么话说?”
“臣以为祖宗之法,系人心之安定,不可轻动。”镇国公迟疑片刻,一咬牙说出这一句话。
这句话其实是说:这是明宗皇帝许给我们这几家的。一向如此。
皇帝淡然一笑,心中越发厌恶了。
开国一脉,皇帝从登基以来就不是太顺眼的。
但却不敢轻动。
任何时代,动军队,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而且嘉成初年的开国一脉,很多老将都是长于太宗末年,少年时见过军队,甚至是被开国名将们养在身边,亲自教诲的。有手腕,能领兵的。
嘉成初年,一些仗也都是这些老将打的。
但而今,这些老将都已经去了。
剩下这些国公,都是生于明宣之世,从小不知道,军队为何物。被富贵泡软了。
忠诚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有忠诚,一点能力都没有。皇帝就有些看不上了。
“朕老了。”皇帝很清楚知道,镇国公用祖制来保住自己的利益,但他不想迁就了。说道:“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见列祖列宗了。不知道朕定下的规矩,到时候算不算祖制?”
“明宗皇帝的祖制,与朕的祖制,哪一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