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那个杨修真该死(第1/2页)
“陛下万不可出此不吉之言。”镇国公跪地行礼说道。
“这一件事情,朕说的话,算不算数了。”皇帝淡然说道。
镇国公低头说道:“陛下,金口玉言。天命所向,岂敢不从。”
“牛卿,起来吧。”皇帝说道:“到了朕这个年纪,已经不讳谈生死了。生死人之大事,谁又能回避得了,朕死之前,自然想给子孙后代留几个将才,不至于将来朝廷埋怨。你这一把年纪,难道不想想将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朝廷纵有恩泽,却也要接得住才行。父母之爱子,为之计长远,镇国公,你说对吧。”
牛孝卿不是来试探吗?
皇帝索性将事情挑明了说。
他对开国勋贵没有什么特别看法,甚至还有一些感情。
太祖太宗与开国勋贵,如家人礼。太祖太宗朝,开国勋贵的子弟进宫,简直如吃饭喝水一样。眼前牛孝卿。少年时也常入宫廷。
与皇帝也是几十年的老熟人了。
岂能没有感情。
但朝廷不能单单讲感情。
皇帝不指望开国勋贵有什么大能力,出什么力挽狂澜名将。但开国勋贵子弟,最少能履行自己身上的责任。知道轻重。
不要说能成事,最少不能坏事。
但这样的要求对于现在的勋贵子弟,已经很高了。
牛孝卿脸色带着几分苦笑。他算是明白皇帝的心思,知道自己这个枢密使该怎么做了。但这一件事情并不好办。
皇帝是明确告诉他,郑家入枢密院这个事情,他原则上同意了。
但郑家进入枢密院,与郑家执掌枢密院是有区别的。
如果开国八公有本事,让郑家乖乖做小弟。那也就罢了。但如果没有本事,将来开国八公少上一两家,让郑家补上,也是理所当然。
算是给两边划下道,只能在里面争。
“陛下教训的是,臣这些年对家里子弟教育有些懈怠了。”
镇国公毕恭毕敬地说道。心中暗道:“今后子弟想要熬资历一路走到枢密使恐怕难了。”
“培养的子弟的方式,恐怕要变一变了。”
但怎么变,镇国公还没有想好,不过想起郑邦承折腾的宫学,心中暗道:“这或许是一个契机。”
事情议定,皇帝就打发两人走了。
皇帝似乎在赏梅,目光却落在某处虚空,陷入沉思,好一阵子,才说道:“小福子,你知道常何吗?”
“主子,我从来没有读过史书,如何知道?”
皇帝可没有说,常何是史书上的人物。
赵福知道,皇帝不是在给自己说话,只是需要一个捧哏。
“常何是贞观年间大臣,唐太宗有一日令大臣上书议事。常何奏疏极佳。非他人可比。太宗皇帝觉得这不是常何能做到。于是询问常何,常何才说出,都是由幕僚马周代笔。太宗召见马周,马周成为一代名臣。”
赵福心领神会,说道:“陛下,想知道,谁是郑邦承的马周。”
“不错。你那里可有消息?”
赵福低头沉吟片刻说道:“这一段时间,南海郡王府中,并没有什么人员往来。倒是南海郡王一个女儿来京了。其他人也都不合适。”
“臣以为,如果真有一个马周,那么这个人陛下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九章,那个杨修真该死(第2/2页)
“谁。”
“贺重安。”赵福说道:“贺重安在郑府来往的时间线,与这一件事情高度吻合。”
这就是赵福能够在皇帝面前几十年不倒的拿手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