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乌垒城的晨雾还未散尽,三十名黄巾军斥候已备好行囊。他们的皮靴上涂着厚厚的羊脂,甲胄内侧垫着驼毛毡,腰间除了标配的环首刀,还多了一柄特制的短矛 —— 矛尖淬过天山雪莲汁,既能止血,又能抵御蛇虫。
“记住,此行只探不战。” 张角亲自为斥候队长赵敢系紧披风,指尖触到对方甲胄上的凹痕,那是上次与匈奴人搏杀时留下的,“若遇大秦人,尽量用安息语交流,切莫主动亮剑。”
赵敢单膝跪地,将腰间的酒囊解下递还:“大贤良师放心,末将定带回西境实情。” 酒囊里的烈酒晃出几滴,落在沙地上,瞬间被吸干,仿佛预示着前路的干涸与艰险。
斥候队的身影消失在丝路西端时,张角正站在都护府的地图前。他用朱笔在里海东岸画了个问号,旁边标注着 “三月为期”。张辽走进来时,见案上摆着那柄罗马短剑,剑身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与旁边的环首刀形成鲜明对比。
“大贤良师是担心斥候们遇到不测?” 张辽拿起短剑,掂量着重量,“大秦的骑兵若真到了高加索山,离我们已不足千里。”
“千里之遥,足够他们看清大汉的旗帜。” 张角的手指划过葱岭的位置,“我要让大秦人知道,这片土地上,有能与他们抗衡的力量。”
三个月后,葱岭以西的草原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雨。赵敢趴在崖壁的灌木丛里,雨水顺着头盔的缝隙灌进甲胄,冻得他牙关打颤。下方的河谷里,三百余名罗马骑兵正围着篝火休整,他们的头盔呈弧形,甲片叠成鱼鳞状,与黄巾军的札甲截然不同。
“队长,那是什么?” 年轻斥候李石头的声音压得极低,他指着罗马人竖起的旗帜 —— 一根青铜鹰柱,鹰首直指东方,鹰嘴叼着闪电状的饰件,在雨雾中透着威严。
赵敢的瞳孔骤然收缩。出发前,马鲁夫曾描述过罗马军团的鹰旗,说那是他们的精神象征,旗在军在,旗失则全军覆没。“记下来,” 他从怀中掏出羊皮纸,用炭笔快速勾勒,“骑兵三百,甲胄精良,鹰旗一面,正向东南移动。”
暴雨停歇时,罗马骑兵突然拔营。赵敢率斥候远远尾随,见他们的马蹄铁呈 U 形,比黄巾军的更宽,在泥泞中不易打滑。领头的百夫长时不时勒住马缰,用手中的铜制权杖指向东方,权杖顶端的狼头纹饰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他们在找水源。” 赵敢判断道,他指着远处的咸海,“沿河南下,就是大宛的地界。”
斥候队与罗马骑兵的首次相遇,发生在一片胡杨林里。那日午后,赵敢正让士兵们晾晒受潮的弓弦,突然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他示意众人躲进树林,自己则握着环首刀,藏在最粗的胡杨后。
罗马百夫长的鹰旗首先出现在林间,紧接着是排列整齐的骑兵。当他们看到黄巾军晾晒的弓弦与头盔时,突然勒住马缰,手按在腰间的短剑上。百夫长的目光扫过胡杨树上挂着的黄巾军斥候旗 —— 一面绣着黑鹰的三角旗,与罗马的鹰旗竟有几分神似。
“你们是谁?” 百夫长的安息语生硬难懂,他身后的士兵已搭箭上弦,箭簇的寒光透过树叶缝隙射来。
赵敢慢慢走出树林,双手摊开以示无恶意:“大汉斥候,路过此地。” 他的目光落在对方的箭簇上,那些箭头呈三棱形,与黄巾军的破甲锥有异曲同工之妙。
百夫长的视线在赵敢的环首刀上停留片刻,突然笑了。他拔出短剑,剑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冷弧:“大秦的剑,比你们的锋利。”
赵敢也抽出环首刀,刀刃上的锻纹如流水般起伏:“大汉的刀,能劈开你们的甲。”
双方的士兵都绷紧了神经,胡杨林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正在此时,一支安息商队路过,商人见势不妙,连忙上前翻译:“误会!都是误会!大汉与大秦都是文明国度,不应刀兵相向!”
百夫长盯着赵敢的眼睛,突然收起短剑:“告诉你们的首领,凯撒的军团,很快会到。” 他指了指鹰旗,“这面旗帜,将插在所有太阳照耀的地方。”
赵敢同样收刀入鞘:“大汉欢迎朋友,但若有人想抢我们的土地,环首刀不答应。”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仿制的罗马金币,抛给对方,“这个,还给你们的凯撒。”
罗马百夫长接住金币,看到上面的 “汉” 字小篆时,眉头微微一挑。他策马转身时,鹰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回应着远方的号角。
斥候队返回乌垒城时,带回的不仅有罗马头盔的甲片,还有赵敢绘制的详细地图。甲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内侧的铸造纹路细密如织,刘铁山用卡尺量过后,脸色凝重:“这是用砂型铸造的,比我们的范铸法更省料,却更坚固。”
张角拿着地图,指尖落在高加索山脉的位置。赵敢的标注显示,那里至少驻扎着三个罗马军团,每个军团的人数都在六千以上。“文远,随我去葱岭。” 他突然起身,玄色道袍被风掀起,“我要亲眼看看,大秦人眼中的东方,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