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这世上的事儿,很多时候就像那锅里的粥,看着热气腾腾一团和气,可底下的火要是太旺,或者勺子搅得太猛,保不齐就糊了锅底,溅得哪儿都是。就说柳树镇吧,巴掌大的地方,一条主街从东头晃到西头,也就一袋烟的功夫,两边是些老铺子,杂货铺、铁匠铺、还有王寡妇开的小吃摊,油饼的香味能飘出二里地。按说这地方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大伙儿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烟囱冒的烟早了晚了,都能瞅在眼里,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人,心里头揣着不一样的算盘,想着靠点儿啥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些,结果呢,倒应了那句老话——以利相聚,必然会为争利而散。
最先动心思的是老王,老王全名王建国,在镇上农机站干了半辈子,眼看着快退休了,心里头总觉得缺点啥。他儿子在城里买房子,首付还差一大截,老王琢磨着得挣点快钱。有天他蹲在墙根儿下跟老李唠嗑,老李是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匠,手艺人不错,就是胆子小,一辈子没敢干过啥出格的事儿。老王吧嗒着旱烟袋,烟灰掉了一裤裆,说:“老李啊,你看镇东头那片老厂房,都荒了多少年了,破砖烂瓦的,看着就碍眼。我听说上头打算盘活这块地,搞个啥农产品集散中心,要是咱们能包下来点儿活儿,不说大富大贵,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总够了吧?”
老李搓着手上的老茧,犹豫着说:“建国啊,这事儿靠谱吗?咱也没搞过这么大的买卖,要是赔了咋办?”老王把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眼睛瞪得溜圆:“你咋就知道赔?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看那老孙,以前在镇上卖老鼠药,现在倒腾水果,不也买了摩托车了?”
说起老孙,这人精得像猴儿,脑子转得快,就是有点眼皮子浅,见利就上。老王一说这事,老孙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了,咧着嘴笑:“哟,老王哥,老李哥,聊啥呢这么热闹?是不是有啥发财的门道啊?带上我一个呗,我别的不行,跑腿学舌、跟人打交道还是有两下子的。”老王看了看老孙,心里合计着,多个帮手也好,至少跑腿办事不用自己亲力亲为,就说:“行啊,老孙,你要是愿意入伙,咱哥几个就合计合计,看看这事儿咋弄。”
三个人凑到老王家里,桌子上摆着粗瓷碗,泡着浓茶,烟雾缭绕中,开始规划起“大业”来。老王说他去跑关系,看看能不能拿下老厂房改造的一部分工程;老李说他负责找工人,保证活儿干得漂亮;老孙则拍着胸脯说,他去联系材料,保证物美价廉。三个人越说越激动,仿佛那白花花的银子已经堆在了眼前。老王媳妇端着窝头进来,瞅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嘟囔了一句:“钱没见着影儿呢,先把口水擦擦吧。”
还别说,老王还真有两下子,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送了多少礼,还真就把老厂房改造的一期工程,也就是清理场地和搭建临时库房的活儿给拿下来了。虽然利润不算太高,但总算开了个好头。三个人分工明确,老王坐镇指挥,老李带着工人干活,老孙负责采买材料。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挺顺利,工人们埋头苦干,老李盯得紧,活儿干得漂亮,甲方也挺满意。老孙呢,也确实能说会道,买钢筋水泥的时候,跟老板磨破了嘴皮子,硬是压下来不少价。
看着一天天有进账,三个人心里都乐开了花。老王每次去工地,都要背着手,像个大老板似的巡视一圈,见人就打招呼,那派头跟以前在农机站完全不一样了。老李虽然还是埋头干活,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时不时给工人们加个菜,心里想着赶紧把活儿干完,拿到钱就给儿子娶媳妇。老孙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今天去这个建材市场,明天去那个批发市场,嘴里总是念叨着“省一分就是赚一分”,有时候为了五毛钱的差价,能跟人家磨叽半个钟头。
可这钱一多,人心就容易变,就像那夏天的井水,看着清凉,底下说不定就有暗流涌动。先是在材料款上出了问题。有一次,老李发现老孙买回来的水泥,好像标号不够,砌墙的时候感觉不太对劲。他跟老王说了,老王当时正忙着跟甲方喝酒,摆摆手说:“哎呀,老李,你别大惊小怪的,老孙能办错事吗?肯定是你看错了,赶紧干活吧,别耽误了工期。”老李心里别扭,但老王是牵头的,他也不好多说啥,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干。
没过多久,又出了档子事儿。工地该发工资了,老王说资金周转有点困难,让大家先等等。可没过两天,就有人看见老孙骑着新买的电动车,车筐里还放着给媳妇买的金耳环。工人们不乐意了,找到老李说:“李师傅,这钱是不是让老孙给昧下了?你看他那嘚瑟样儿,我们可是出苦力的,这工资要是拖下去,家里老婆孩子咋过啊?”老李去找老王,老王叹了口气,说:“唉,老孙是有点不像话,不过这钱也不是他一个人花了,我跑关系也花了不少,你先跟工人们说说,再宽限几天,我保证把钱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