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清朝,清朝皇帝自视天朝上国,对于和洋人做生意这事儿,实在是兴致不高。
“我们啥都不缺,何必与红毛鬼子打交道。”清朝皇帝觉关起国门,就能安享太平盛世。
另外,与洋人通商,通常都得走水路。可清朝入主中原后,沿海成了“反清复明”活动的 根据地。
康熙皇帝为了打压这股力量,果断下旨:“片板不得下海,粒米不得越疆。”
这旨意一下,本是想彻底断绝反清复明势力的经济来源,可没想到,连带海外通商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一直到成功收复台湾后,海禁政策才稍稍有所松动,朝廷这才适当放开了与洋人的贸易往来。
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年),大清终于准许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这四个港口,与洋人开展商贸活动。
当时,大清向外出口的货物,主要有茶叶、瓷器、生丝等。
而从洋人那儿进口的商品,则大多是纺织品、五金器具、玻璃以及各种香料等。
然而,到了乾隆朝和嘉庆朝,与洋人的贸易便陷入时断时续的状态。
尤其是乾隆这位自诩 “文治武功”的皇帝,那自高自大的劲儿,简直离谱到了极点。
他竟然将西洋的先进技术和武器,统统称作是“奇淫异巧”之物,完全瞧不上眼。
乾隆皇帝,就像被蒙住双眼的人,根本看不到大清与西洋之间已然存在的差距,一味地死要面子,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乾隆、嘉庆两朝期间,接连发生了两起使团访问事件,可每次都因为礼仪方面的争执,闹得双方不欢而散。
与此同时,鸦片也在悄然间输入中国。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暴露出大清帝国闭关锁国政策的愚蠢与短见。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本着通商做生意的目来到清国。
他们带来了代表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东西,比如榴弹炮、迫击炮、机关枪、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
以及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君王”号舰艇模型 ,700人庞大的团队。
无不展示出英国强大的实力,同时,也希望能引起清朝对先进军事技术的兴趣,进而合作,如此就打开了中国市场。
然而,乾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关注的焦点,并非这些先进的科技成果,
而是使团是否愿意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