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雍正三年(1725 年),雍正做出了一件,令九泉之下的父皇康熙,含笑称赞之事——将太奶奶孝庄太后妥善安葬,使其入土为安。
在此之前,孝庄太后已离世 38 年,却一直未能下葬,这是康熙一生的难题。
回溯往昔,孝庄太后临终之际留下遗言:“太宗皇太极已安葬多年,奶奶身份低微,实在不忍惊扰你爷爷,我死后,就把我葬在儿孙身边吧。”
太宗陵寝在辽东沈阳,孝庄心中对顺治、康熙父子眷恋至深,不希望远离,故而嘱咐康熙能在遵化孝陵附近择地安葬。
然而,她的这一遗愿,却给皇孙康熙出了个棘手难题。
按照清朝祖制,皇后本应与皇帝合葬,孝庄太后的这份遗嘱显然与之相悖,让康熙陷入了两难之境。
他既想尊重祖母的遗愿,又着实不愿违背祖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将祖母的灵柩,
暂时安放在顺治帝孝陵附近的“暂安奉殿”,期望以后能寻得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可惜的是,直至康熙驾崩,这一难题依旧悬而未决。
雍正即位后,每每念及太奶奶灵柩长期未能入土,心中便自责不已。
于是,在他继位三年后,朝中局势渐趋稳定,毅然决定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修建陵园,即昭西陵,安置太奶奶。
陵园竣工,孝庄太后的灵柩被隆重葬入地宫,太奶奶孝庄得以入土为安。
雍正这一决策,既充分尊重了孝庄太后的遗愿,又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化解了康熙时期遗留的难题
……
世人皆知,当皇帝享有诸多令人艳羡的好处,否则也不会引发“九子夺嫡”那般激烈的皇位之争。
然而,雍正登上皇位后,却突然深切领悟到“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真谛。
此时他发现,国库竟空虚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想要有所作为,却因囊中羞涩而处处受限,许多事务皆因银两短缺而作罢。
这引起了雍正深深思考,老爷子一生文治武功,治理国家堪称卓越,
理应积累了不少财富才对,为何账面上看似有钱,国库里却空空如也?
那些钱究竟都去了哪里?
带着满腹疑问,雍正果断开启了清查亏空、盘点国库之举。
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诸多问题浮出水面,造成国库亏空的原因可谓错综复杂。
首先,康熙在位期间,虽成就斐然,但各项举措也耗费了大量钱财。
比如他南征北战,三征噶尔丹,亲征沙俄兵,又频繁六下江南巡视,
还举办规模宏大的千叟宴,这些活动,无一不需要巨额的银两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