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贸然治罪,恐怕会引起众多文人不满,招致非议啊!”
赵申乔猛地一拍桌子,生气地说:“法纪攸关,岂能因些许非议就姑息纵容?
我赵申乔行得正坐得端,和他向来无仇怨,此举不过是为朝廷除害,为江山社稷着想!”
说罢,他便伏案疾书,奋笔起草弹劾奏章,字字犀利,直指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旷”的罪名。
……
在京城一处幽静小院里,戴名世正与友人围炉夜话。屋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容。
戴名世乃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自幼聪慧好学,尤其喜爱历史。
35岁时做官,因看不惯官场腐败,不久便弃官回乡,专心在家研究历史。
康熙48年(1709年),56岁的老戴殿试考中进士,受翰林院编修,参与编撰《明史》,
闲暇之余,老戴写了这本《南山集》,书中多采用方孝标的《滇黔纪闻》等书中的南明史料。
方孝标是谁呢?方孝标与戴名世同为安徽桐城人,方孝标是顺治六年的进士,官至内弘文院侍读学士,
后因江南科考案牵连被流放宁古塔,刑满释放后,他去了云南,做了吴三桂的幕僚,
吴三桂叛乱时他未参与,最后得以保全性命回到了南京,之后隐居山林潜心研究历史。
他写的《滇黔纪闻》是据实而写,戴名世写自己的《南山集》采用的就是方孝标的史料。
说回正题,好友老杨和老戴的夫人劝解戴名世:“听说赵申乔正在搜集你的文章,这是要弹劾你的意思,你可要多加小心。”
戴名世轻轻叹了口气,苦笑道:“我是史学家,不过想以笔墨如实记述史实,让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没想到竟惹来这样的麻烦。”
他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接着说:“我一生之追求,不过是以文传世,把心中所想、所见的事实记录下来,我手写我心,难道这也有错?”
老杨无奈地摇摇头:“先生文名远播,却不知在这世道,文字也会招来灾祸。还记得《明史辑略》庄允诚一案吗?
戴兄,前车之鉴,不得不小心啊!为今之计,莫不如主动投案,向皇上赎罪,求得宽恕。”
“老兄弟,我戴名世什么脾气你是了解的,我没有错,没有罪,又何必求得宽恕呢?”
老戴的犟脾气上来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戴名世的夫人气鼓鼓道。
“兄弟,你还是多加小心吧,唯有静候圣裁,盼皇上明察,还先生清白。”老杨说完,叹口气辞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