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山集案是清朝“文字狱”中的一桩案件,这个案件其实并不复杂。
有个叫戴名世的人,在其着作《南山集》里写了些不该写的内容,说了些不该说的事。
正巧被清朝的监察官员看到,于是便将他告发,皇上大怒,将他处死,就这么简单。
表面看并不复杂,可深入探究的话,还是存在一些蹊跷之处,下面我就把这个故事从头至尾讲述一遍。
……
康熙五十年深秋,北京城内秋风乍起,人们缩着脖子匆匆往家赶。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正端坐在书房前,他目光犀利,反复翻看着手中的书页,时而瞪眼,时而凝眉。
“怎么这么大胆,太狂妄了!”赵申乔生气嘟囔着。
赵申乔是江苏常州武进人,康熙九年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此人工作认真,秉公办案,不畏权势,是个优秀官员。
后经李光地举荐,担任浙江布政使。
经过多年奋斗,康熙49年,66岁的老赵擢升为左都御史,成为康熙手下着名的监察官员。
老赵看的是什么书呢?又是皱眉又是瞪眼,是《金瓶梅》?《水浒传》?
都不是,而是翰林院编修戴名世所着的《南山集》。书中内容有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
书中有许多关于南明的年号和事件,在当时是不能提及南明年号的,若要提及年号,只能称“流寇”“伪明”等。
然而戴名世却用正统年号称呼南明皇帝,用正常编年史记述事件,老赵想学习司马迁那样据实写史。
这被敏锐的赵申乔抓住了把柄。本来,专挑官员毛病的监察官员,政治敏感度就很高,
何况戴名世如此明目张胆地在书中歌颂、美化南明,这让老赵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来人!”赵申乔突然喊道。
一名幕僚匆匆走进书房,恭敬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赵申乔把《南山集》猛地推到幕僚面前,严肃地说:“你看看,这书中内容妄议时政,言语多有狂悖之处,显然是对朝廷大不敬!
奶奶滴个腿!戴名世恃才放旷,若不加以惩处,如何维护朝廷纲纪?”
幕僚小心翼翼地拿起书,快速浏览了几页,心中也不禁一惊,但还是谨慎地说:
“大人,戴名世在文坛颇有名望,是江南文人扛把子的存在,其文章流传甚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