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芝龙就以义子的身份继承了这两人的遗产,随即成立了郑芝龙船队,还在日本娶了一个媳妇田川氏,生下了儿子郑成功。
哈哈!按照出生地上户口的原则,按照现在的国际通行法律,郑成功算是个日本人吧?
到了崇祯上台以后,崇祯皇帝就命人招安了郑芝龙,让他做了福建总兵官,要不说官匪一家,果然如此。
郑芝龙摇身一变,由强盗成了明朝官员,洗白了身份,这些和某些黑道上的人物,做慈善洗白是一样的道理。
大清入关后,弘光皇帝被杀后,郑芝龙和弟弟郑鸿奎以及黄道周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了隆武政权。
由于郑芝龙拥立有功,被隆武帝封为太师平国公。
随后郑芝龙将儿子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对郑成功的才华和志向十分赏识,赐他朱姓,改名“成功”,
意思是说反清复明成功,从此郑成功便被尊称为“国姓爷”。
1646年起,郑成功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军作战,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深受隆武帝器重。
授其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后封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
坐镇北京的多尔衮深恨郑氏父子,于顺治三年(1646年)派爱新觉罗.博洛去征战福建,叮嘱他一定要消灭隆武政权。
这里解释一下:博洛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饶余郡王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和多尔衮是异母兄弟,这样说来,博洛是多尔衮的侄子。
博洛率清军兵临城下,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胆小怕死,萌生了投降之心。
清朝大学士洪承畴与郑芝龙是同乡,他奉命通过书信往来,以给予三省王爵的丰厚利诱,加上博洛大军压境威胁,郑芝龙选择了投降。
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极力反对,决意带着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
郑成功劝阻父亲不成,城池丢失,郑成功痛心疾首,无奈之下,只能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与父亲分道扬镳。
到后来,博洛和洪承畴争夺劝降郑芝龙的功劳,洪承畴对多尔衮说自己一封信劝降了郑芝龙。
博洛说是我大军压境,以闽粤总督为诱饵,郑芝龙才选择了投降。
二人在多尔衮面前争的脸红脖子粗,最后还是多尔衮为二人都记了大功,这事才算结束了。
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洪承畴因劝降郑芝龙让清军顺利进军福建,被誉为“开清第一功”。这说明多尔衮更偏向洪承畴。
郑芝龙的投降,致使仙霞关等战略要地无人防守,清军得以长驱直入。博洛率清军破仙霞关,攻克浦城、建宁、延平,隆武帝朱聿键出走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