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是遭到明军的袭击,就是被老百姓围攻。
原本投降他的明军将领,见其大势已去,纷纷反叛,转而投降了清军。
不仅如此,半路上他还遭到南明武装的袭击。就这样,李自成的兵力越来越少,逐渐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阿济格奉命追击李自成,他率领军队经过河北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朔州,而后绕过大同,向榆林进军。
阿济格之所以选择绕开大同,是因为大同作为明朝的重要军事要塞,此时由大顺军将领驻守,城防坚固,不易攻克。
绕开此地,能够减少清军前进的阻力,迅速对李自成发起进攻。
毕竟,擒贼先擒王,只要打败了李自成,他手下的小喽啰自然都会投降。
榆林的大顺军守将王良智听闻清军来攻,吓得惊慌失措,屁滚尿流,直接弃城而逃。
清军几乎未费一兵一卒,便顺利占领了榆林。
接着,阿济格乘胜追击,又攻克了延安,随后对潼关形成了迂回包抄之势。
此时,李自成得知潼关告急。他深知潼关一旦被清军攻破,西安便无险可守,自己将陷入绝境。于是,他亲自率军前往救援。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清军与大顺军在潼关展开了一场激战。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阿济格指挥清军利用红衣大炮,对着潼关城墙进行猛烈轰击。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炸得城墙砖石横飞。
大顺军虽顽强抵抗,士兵们奋勇杀敌,但终因清军炮火太过猛烈,潼关城最终还是被攻破。
有一说一,清军已经把明军运用红衣大炮的技术学到了手,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李自成见潼关已失,深知大势不妙,只能且战且退,最终率部撤离了西安,向河南、湖广方向转移。
阿济格占领西安后,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则,没有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继续挥军追击。
大顺军在清军的穷追猛打下,节节败退,兵力越来越少,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此时,大顺军军师牛金星向李自成出主意:“闯王,为今之计,唯有经商洛进入湖北,然后再进入湖南和江西,重新组织抗清力量,方可图日后东山再起。”
李自成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同年5月,李自成带领部队来到湖北九宫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