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去岁骠国公主归国宣扬大唐医术,南海诸国争相效仿。"林邑通译骄傲地介绍,"我国王命贵族子弟皆习汉文,还按《大唐营缮令》改建了王城。"
阿蛮在林邑设立了首个海路"文明驿馆"。馆址选定时,发生了一段插曲——当地僧侣坚持认为风水最佳处是毗湿奴神庙旁,而汉人工匠则主张按"左青龙右白虎"的唐制布局。
"何不合二为一?"阿蛮指着图纸提议,"主楼按唐制,花园取天竺式,医舍则用林邑本地干栏建筑。"
这个融合三方智慧的方案,竟成就了后来南海"万国建筑"的典范。更妙的是,驿馆刚落成,就有真腊、扶南等国使者慕名而来,主动提供本国特色器物充实馆藏。
离开林邑后,南海号继续南下。在骠国,妙香公主的回归引发了轰动。这个曾经闭塞的佛教国家,如今街头随处可见汉文招牌,甚至还有唐式茶肆。
"自从公主寄回《千金要方》,我国小儿夭折率降了三成。"骠国宰相感激地说,"国王已下令在全国修建'十净厕',完全按大唐规制。"
阿蛮在参观骠国新建的"象耕园"时,灵光一现,当场绘制了"象力水车"图样——将唐式水车与骠国驯象术结合,可成倍提升灌溉效率。这张图后来传回长安,被李承乾亲自题词"智周万物",悬挂在将作监正堂。
穿越马六甲海峡时,南海号遭遇了风暴。就在船只岌岌可危之际,一队阿拉伯三角帆船奇迹般出现,引导唐船驶入安全水域。
"感谢真主!"阿拉伯船长登上南海号,用生硬的汉话说道,"我们是来自巴士拉的商队,去年有位唐商救了我们落水的兄弟。"
林三郎与阿蛮相视一笑——又是文明交融结下的善缘。作为回报,唐船赠送了全套《大唐海图》复制本,而阿拉伯人则回赠了珍贵的印度洋季风资料。
在爪哇国休整时,阿蛮目睹了惊人的一幕——当地的"唐蕃混血"商人竟自发组建了"文明宣讲队",用土着语言表演《论语》故事。更不可思议的是,围观的原住民不仅能听懂,还会跟着朗诵"有朋自远方来"。
"这些混血儿父辈多是唐商,母辈是本地人。"一位老者解释,"他们从小通晓双方语言,成了最好的文明桥梁。"
阿蛮立即将这一发现记入奏章,建议朝廷鼓励海商与当地通婚。这份奏章后来催生了着名的《海裔优待令》,为大唐在东南亚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