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妨。"李承乾胸有成竹,"朕已命将作监研制'图文千字牌',以画辅文,最宜蒙童。"
正说着,晋阳公主匆匆进殿:"皇兄,孙爷爷新编的《幼科保赤全书》成了!"小公主献上厚厚一册新书,"特意加了吐蕃、南诏等地常见小儿病的治法。"
李承乾翻阅着这本图文并茂的医书,突然想到:"兕子,何不将基础医理也编入蒙学教材?譬如洗手防病、饮食宜忌..."
"妙极!"小公主眼睛一亮,"我这就去寻颜先生商议!"
三日后,国子监蒙学馆正式开课。阿蛮与其他学子惊讶地发现,教室墙上挂满了彩绘图表——有《身体脏腑图》《四季养生表》,甚至还有《洗手六步法》。更妙的是,每位学子都得到一套"识字积木",上面刻着汉字与对应的图画。
"今日先学《卫生歌》。"颜师古敲了敲戒尺,"晨起漱口,饭前洗手..."
朗朗读书声传出窗外,路过的大儒们纷纷驻足。这种将医学常识融入启蒙教育的做法,实乃开天辟地头一遭。
一个月后,蒙学馆迎来特殊考核。学子们不必背诵经典,而是演示所学——有的用积木拼出"爱众亲仁"四字,有的示范正确洗手方法,阿蛮则用吐蕃语和汉语对照讲解了《四季养生表》的内容。
"善!"李承乾亲临视察,龙颜大悦,"赏每位学子《蒙学图鉴》一部,笔墨一套。"
随着夏日来临,蒙学改革的效果逐渐显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太医署的统计——往年这时节,长安孩童多患腹泻、暑热等症,今年发病率竟降了三成。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蒙学里教的"不饮生水勤换衣衫"等常识起了作用。
"陛下,吐蕃使者请求将《卫生歌》译成蕃文。"鸿胪卿奏报,"说是松赞干布听闻后,大加赞赏。"
"准。再派两名太医随行,教授吐蕃医官幼科要诀。"李承乾想了想,"另赐松赞干布《幼科保赤全书》十部,专供吐蕃学堂使用。"
这项文化交流的意外收获是,吐蕃开始主动约束边军,不再骚扰唐境。松赞干布甚至遣使致谢,称大唐皇帝"仁心如天,泽被苍生"。
六月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蒙学大展"在国子监举行。来自各州县的优秀蒙师齐聚长安,展示教学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岭南道的"沙盘识字法"——在细沙上写字,写错一抹即平;还有剑南道的"药草图卡",将识字与认药结合,深受山区孩童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