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孩子都到了开蒙的年纪,为何不送去学堂?”沈嘉岁问得直接。
老妇人脸上显出为难和不解:“学堂?张先生是来提过,可县主大人啊,这几个娃子手脚还算灵便,一天下来,好歹能糊出百来个盒子,能换三四文钱呢!这要是去了学堂,家里可就少了这份进项。三四文钱,够买一小把盐,够买点灯油了…”
沈嘉岁看着她浑浊的眼睛,声音沉缓却带着穿透力:“老人家,您只看到眼前这三四文钱。可您想过没有,若有一天,战火真的烧到新昌县呢?若东陵人打过了颍州,大军压境,我们被迫离乡背井,成了流民。
到那时,您这几个只会糊火柴盒的孩子,靠什么在乱世里活下去?是靠着比别人糊得快一点吗?”
老妇人被问住了,脸上血色褪尽,嘴唇哆嗦着:“不会吧?东陵人离咱们还远着呢。官军总能挡住的吧?”
“远?”沈嘉岁微微倾身,目光灼灼,“永州离我们远不远?那里的百姓,几个月前也像您一样,觉得战火烧不到自己门前!可结果呢?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老人家,侥幸之心,在乱世里是最要不得的!真到了那一天,身无长技,目不识丁,只会比现在更苦,更难活命!”
她顿了顿,语气更沉:“再者,送孩子上学,并非只为了让他们去考状元、当大官。我办这学堂,不收束修,只求让孩子们识得几个字,明白些做人的道理,开开眼界,长长脑子。让他们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知道除了糊火柴盒、挖煤种地,这世上还有别的活法,别的道理。让他们变得聪明些!明白吗?”
“变聪明?”老妇人茫然地重复着,显然从未将读书和“变聪明”联系起来。
“对!”
沈嘉岁斩钉截铁,“读书,明理,就是开窍,就是长脑子!一个脑子活络懂得看形势,知道怎么保全自己的人,无论是在田里刨食,还是在作坊做工,或是在这乱世里挣扎求生,都比一个只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糊涂蛋强百倍!
您难道不想自己的孩子,更机灵些,更有出息些?哪怕只是种地,识了字,能看懂朝廷告示,能算清自家收成,能不被奸商蒙骗,这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老妇人被这一连串的话砸得有些发懵。
她看看县主,又看看门边那几个孩子,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沈嘉岁站起身:“学堂三日后开课。您好好想想,是为了一天三四文钱,让您的孙子孙女一辈子浑浑噩噩,还是舍了这点蝇头小利,给他们一个开眼看世界、长点真本事的机会?”
“若想通了,三日后,让孩子去学堂便是。地方,张先生知道。”
说完,她转身准备离开。
连日来的殚精竭虑,昨夜府邸遇袭的惊悸,加上方才情绪激烈,一股疲惫和眩晕感如同潮水般猛然袭来。
眼前一阵发黑,脚下的地面仿佛瞬间倾斜塌陷。
“县主?”紫莺的惊呼声响起的同时,沈嘉岁只觉得身体一软,完全失去了控制,直直地向前栽倒!
“哎呀!”那老妇人离得近,下意识惊呼一声,竟也猛地扑上前,和几乎同时扑过来的紫莺一起,堪堪在沈嘉岁额头即将撞上地面时,险之又险地托住了她瘫软的身体。
“县主!县主您怎么了?”紫莺吓得魂飞魄散,声音都变了调,紧紧抱着沈嘉岁,触手只觉得一片冰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