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寿夭”是袁树珊构建的传统命理体系中关于寿命长短判断的核心篇章,其理论围绕五行生克、十神配置、气的流通与动态平衡展开,通过“先天格局”与“后天调候”的辩证关系,构建了从寿命本质到实战研判的完整框架。
以下从理论内核、核心机制、实战应用三方面总结其核心内容:
一、理论内核:寿夭的本质定位与核心要素
1. 寿命的本质与五行平衡
寿夭的本质:寿命并非单纯指生存年限,而是五行之气的流通顺畅度与日主根基的稳固性。
例如,五行相生无冲克(如木生火、火生土)形成“流通之气”,主生命力绵长;五行偏枯(如金寒水冷无火调候)形成“滞塞之气”,主健康隐患。
核心判断要素:
日主强弱:日主需与五行之气匹配。
身强根深(如木旺逢水生)主寿;身弱无根(如木弱逢金克)主夭。
用神与调候:用神是调和五行的关键。
例如,冬月金寒需火调候(如丙火暖金),调候得力则寿元稳固;忌神肆虐(如水多土荡)则寿元受损。
2. 气的厚薄聚散理论
袁树珊延续传统命理中“气”的概念,提出阴阳之气的厚薄聚散直接影响寿命:
厚聚之气:日主及格局五行充沛、能量收敛(如财星得令、印星护主),主长寿。
薄散之气:五行单薄虚浮、能量耗散(如财星被劫无制、印星受克),主短寿。
动态平衡观:需结合大运流年判断气的变化。
例如,青年行“厚聚之气”运(如身弱逢印运)可延寿;老年行“薄散之气”运(如身强逢财运耗身)易折寿。
3. 病重得药理论
袁树珊提出“病重得药”的核心观点:八字中五行失衡(病)需用神(药)调和。
病重得药者长寿,如财星衰弱但逢印星生扶(药);病轻得药者中寿;无病无药者平淡。
二、核心机制:十神配置与健康风险
1. 十神的寿夭指向
印星:代表保护、滋养,为“寿元星”。
印星旺相贴身(如日主弱而印星透干)主健康长寿;印星被财星克制(如木弱逢旺财破印)主伤病夭亡。
官杀:代表压力、疾病。官杀旺而无制(如日主弱逢官杀混杂)主重疾或意外;官杀为用且有印化(如杀印相生)主寿。
食伤:代表能量消耗。身旺食伤泄秀(如木旺逢火食伤)主生命力旺盛;身弱食伤过旺(如木弱逢火炎)主元气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