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今天很多的影视剧、小说中,随口一说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两银子。银子真这么容易搞到?
别看今天影视剧里银锭成堆、白花花亮晃晃,在真实的古代,银子可是稀罕物。
古代中国本土的银矿产量非常有限。唐代以前,主要用铜钱交易,银在市面上少之又少,主要供皇室和大贵族奢侈品镶嵌用。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大宗贸易兴起,银才逐渐被用作大额支付手段。
但银从哪来?绝大部分是靠海外输入。元代开始,通过海上贸易、茶马互市、朝贡等方式换取银,明代中期后,西班牙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才让市面上银子稍微多起来。
所以,银子可不是随便能搞到的东西。银矿少、银源紧,朝廷和豪强能攥紧银子绝不会让它流散民间。
在古代,银子的购买力强得惊人。宋元时期一两银子能买到百斤米、一头羊、甚至雇一个壮劳力一年。明清时即使白银流入多了,银价也依旧高。比如明代中后期,一两银可换二三石米,养活一家小户一年都够。普通百姓日用根本轮不到银子,市面通用的还是铜钱、小面值布币、贝币等。银子主要用在官府赋税、大商交易、大额地契、嫁妆聘礼上。
别幻想穿越过去掏出几锭银子能随便花,那相当于现代人拿着大金条去菜市场买菜,不仅惹人眼红,还可能招来抢劫。
你可能会想到自己去挖矿搞银子。可能吗?
古代银矿大多被官府控制,私采是死罪。元代、明代都严禁民间私采银矿,违者充军、抄家、问斩。
即便在开矿政策稍宽的清代,银矿大户也多是皇亲国戚、官僚背景,民间小矿主想参与银矿开采,得层层报批、纳巨额矿税。
税收更是压死人。明清矿税高得离谱,地方官员往往趁机巧立名目加派矿赋、摊派矿银,搞得矿工和小矿商苦不堪言。银矿采出来,绝大多数先被官府截走,用于铸币、军需、赏赐。
银子还得铸成标准银锭、银饼才能流通。这事也轮不到你自己干。历代朝廷都有专门的官银作坊、银局铸造标准银锭。私自铸银币,就是私铸钱罪,杀头。
明清时期,连打银锭的银号、银铺都要在官方备案,不允许乱打银标。私打银锭一旦查获,官府会以扰乱金融秩序罪论处。
所以穿越者别想着搞个小银坊自己铸银流通,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掉脑袋。
银子虽好用,但真正流通用的不是随便一块白银,而是带有官印、银号戳记的标准锭子。
民间交易中银两的成色、重量极为讲究,每笔大额支付都要当场过秤、验成色。商号、银号之间还互相承兑票据、银票。一个没背景的外来人拿着无戳银锭,很难被市场认可,还可能被当成赝银。
而且银子不好找零。市面上多用铜钱做零散交易,大笔交易才用银。一个普通小商贩日进斗金?那是小说里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