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元代苏州染坊,一年要用掉几百车木柴,染出来的布主要供官府和大户人家。平头百姓连自家染色都舍不得,哪敢随便搞染坊?
别以为织布机简单,穿越者随便画图就能造。中国古代织机从最早的腰机到唐宋成熟的脚踏机,每种都是几代工匠改进出来的。要做出能高效织布的机子,你得有木匠、铁匠配合,还得有人调试、操作。
唐代长安专业织户,家里世世代代织布,织妇手法熟到闭眼都能穿梭。你临时招工搞作坊?织出来的布可能稀稀拉拉,全是窟窿眼。
工序环环相扣,一步差全盘废。
织布制衣工艺链条长:种植——纺纱——织布——漂洗——染色——定型——剪裁——缝制。中间哪步出纰漏,布料全废。
宋元时期工坊制度,染工、织工、缝工分工明确,主家按成品付钱。你跨行搞制衣,不懂流程,轻则亏布料,重则作坊关门大吉。
你以为请人纺纱织布、染色缝衣很便宜?北宋都城汴梁工价记载,一个熟练纺工每天纺得一两两纱,工钱三五十文。这还是纺纱工,织工更贵,染工更是高薪。
你要办个小作坊,请十个工人,一个月工钱就是几千文,等于小户人家一年收成。布料卖不上价,工钱都发不起。
历代王朝都把纺织服饰列为重要管控行业。汉唐时,丝织品、染色布匹都要入官户统计,私营作坊需报备。宋代城市手工业有行会,衣料作坊归染坊、织户行会管,价格、规格全受约束,擅自涨价、私造花样轻则罚款,重则抄家。
明清更厉害,锦衣卫就管过服饰行当,搞不好说你私制违禁服色,惹上牢狱之灾。
最后你别忘了,古代没有化肥催熟,没有机械化纺纱织布。种麻、种棉、养蚕、采桑,哪个不是靠天吃饭?一年就那么几个时节能搞原料。错过季节,你的制衣梦只能等明年。
衣服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社会身份、财富象征、税赋来源。制衣业绝非穿越文里那么随便搞搞就能发大财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