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不少的小说中,开家时尚门店,凭借着样式花哨的衣服,吸引一大批官家和富商。
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的衣服怎么做的?从哪搞的原料?会制作衣服的妇女从哪招聘?
一句话,直接把很多重要的事情信息规避了,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穿越就想着搞个制衣作坊,搞点古代“服装品牌”。可你真以为纺纱织布是开个作坊、雇点人就能干成的事?在古代,纺织首先是个体力活、慢工活。
咱们说最简单的麻布。你得先种麻,一季麻成熟需要四到五个月。收割后还得泡麻、剥麻、晒干、搓成麻丝。接着才能上纺车纺纱,再上线织布机。一个麻农妇全程操作,纺出来一匹布少说三个月,还得不耽误种地做饭养娃。
唐宋时的统计表明,一个普通妇女一年也就纺得三五匹布。这还不算染色、剪裁、缝制。你穿越搞制衣?先想想哪来这么多原料和人力。
棉花不是随便有,北方百姓没得用。有人可能说:麻难搞,我用棉花啊。可你知道吗?棉花在中原流行其实是元明以后,宋朝北方百姓根本没见过棉衣。
棉花原产地在南方和西南地区,种植讲究气候、土壤,还容易被虫咬霉烂。等棉花长成,采摘、轧棉、弹花、纺线,每一步都累死人。宋元时期棉布比麻布便宜?错,那时候棉布在北方是稀罕物。你搞制衣还得看朝代、看地理位置。
养蚕抽丝更是高技术活。小说里主角养蚕搞丝绸制衣,卖高价丝绸一夜暴富?现实真没那么美。蚕娇气得很,温度湿度稍不对,死一窝;喂桑叶要新鲜、要嫩,叶子老了蚕不吃。
汉唐时期一个成熟的养蚕户,一年能养两三茬蚕就不错了。蚕茧抽丝需要什么?熟练的技工、复杂的蒸煮、手工绕丝。一斤生丝的成本,比同重量铜钱还贵。丝绸就是“黄金布”,不是随便搞搞就能挣钱的行当。
你以为染色简单,弄点花叶煮水泡一泡?真没那么省事。天然染料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像靛青,要先种靛草、收割、发酵、晒干、碾粉,再溶解制成染液。红色用茜草根,得挖根、晒干、煮提取。黄色用栀子、黄檗皮,也要反复熬煮过滤。
关键是,这些染料提纯度低、易退色,一不小心颜色不均匀。染工是专业手艺,没几十年练不出来。
染色要反复浸泡、煮染,每一匹布染下来少说得用上百升水。大型染坊选址必在水边。你还得烧柴火加热染缸,古代木柴煤炭价格可不便宜。染几匹布,搞不好一堆柴火就烧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