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男人年少时,都有一个江湖侠客梦,想着能够仗剑江湖,与美人携手人间。那些心心念念的江湖侠客更是自己的向往,但江湖不是乌托邦,更不是随便混的地方。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说到江湖,许多人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仗剑走天涯”“快意恩仇”,主角随便拜个师、学两招功夫,就能在江湖上横行无忌,帮派、镖局、门派都把他当座上宾。可真实历史上,所谓的江湖,根本不是随便混的地方。
江湖,就是利益场、权力场。无论是绿林、镖局,还是帮派门派,都有极严格的内部等级、地盘划分、规矩礼数。一个外来者,哪怕你有再高的本事,也得循规蹈矩地入局,不是随便找个师傅或交几个朋友,就能纵横天下的。
江湖其实就是地方社会的灰色地带。所谓武林、江湖,在真实历史中,大多是地方社会秩序的“灰色层”。他们跟宗族、商贾、豪强、地方官府密不可分。
举个例子,明清时期的镖局,很多都是在地方官府备案的半官方武装力量,主要负责商道护卫、押运贡品、维护乡约秩序。镖局能开得下去,靠的不是侠义,而是地方官、大商号、宗族势力的支持和默许。
绿林帮派、会道门,也大多和地方豪强、盐商、矿主、会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林绝不是一片理想化的自由地,而是被地方秩序严密管理和制约的存在。
门派不是你想拜就能拜。小说里常写主角随便碰到个老道、隐士、醉侠,对方三言两语就收他为徒,倾囊相授绝世武功。但真实的门派传承,哪里有那么简单?
历史上,武术门派大多以宗族、地缘、血缘或特殊身份为纽带,收徒极慎重。为什么?
防泄密。武艺是生存之本,不会随便外传。
防叛徒。武林讲究“师门清白”,怕传错人坏了名声。
防仇怨。收徒也是结义,不慎收了仇家的后人,麻烦无穷。
就拿明清时期的少林、武当来说,收徒先看家世背景、乡里名声,考察再三,往往还要拜老门生作保,哪会随便收个来历不明的陌生人?
绿林就是土匪吗?是,但也是有规矩的土匪。绿林的核心是地盘、分工、规矩。随便闯进去,非但混不进去,还容易被当成探子杀掉。
绿林山寨的首领,多是地方豪强、退伍军头、会党骨干。他们对外来者极其谨慎:
不清底细的,先严加盘问;
无熟人引荐的,宁可误杀也不冒险;
入伙还要有凭有据,比如投名状、血誓、押家人作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