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3. 社会力量的制衡
丞相若要真成独裁者,还得过士族、宗室、地方势力、宫廷派系这一关。李林甫被士人恨得咬牙切齿,杨国忠被藩镇盯着要命,秦桧虽得宋高宗宠信,也要对付士大夫和岳家军的压力。谁敢独断专行,很快就会被各方联手反扑。
四、历史上丞相权倾朝野的真相:都是特殊时期的产物
历史上真正权倾朝野的丞相,比如秦国的吕不韦、汉末的曹操、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蔡京,哪一个不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要么皇帝弱小(如汉献帝时的曹操),要么朝廷混乱(如唐玄宗晚年的李林甫),要么皇帝主动放权求稳定(如宋高宗倚重秦桧)。这类丞相“独裁”,往往是国家危机或皇帝无力的反映,而非正常状态。
而且,这些丞相的下场都不见得好:吕不韦被流放自尽,李林甫死后被清算,蔡京死后被追夺官爵,秦桧死后千古骂名。所谓权倾朝野,不过是权力过盛必引祸端的短暂幻象。
丞相真正的日常状态,不是独裁,而是四面受敌、两头受气。
——上面,皇帝动不动一句“朕意已决”,丞相得想办法圆场,执行时还不能出错。
——下面,百官天天拿奏章找茬,谏官抓着丞相小辫子弹劾;地方官遇事推脱给丞相;军队出了事,丞相担责。
——两边,宗室、宦官、外戚、宫妃派系,各种势力盯着丞相看他哪天摔跟头。
比如东汉的杨震,因不愿同流合污,最后被逼自杀;唐代的张九龄,因反对宦官势力被罢相;宋代的范仲淹,推行新政触怒保守派和地方豪强,被贬职。
丞相的权力大不大?大。可更多是责任大、压力大、风险大,而不是小说里写的那种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所以,别把丞相当成独裁者。真实历史上的丞相,更像是皇帝治理国家的总管家、协调者、执行官。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授予,来自制度的安排,更受到环境的限制、各方势力的掣肘。小说里丞相可以“暗中号令军国大事”“掌管生杀予夺”,历史上呢?稍有不慎就是身死族灭。
丞相从来不是能压过皇帝的独裁者,而是处在权力风暴眼里的平衡者、承受者。他们或忠或奸,或能干或平庸,但绝少有小说中那种真正凌驾皇帝之上的“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