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日你妹子们都回来。”李秀兰盛了碗粥推过去,瓷勺磕在缺口处发出清响,还是那只补过七次的搪瓷缸,“让翠兰也来,灶房缺把新笤帚。”
陈伟猛地抬头,眼里浮起水光。
他想起上个月在粮管所,看见娘攥着离婚书站在太阳底下,蓝布衫白得像新雪,突然懂了当年暴雨里那根柏木房梁,从来不是爹扛回来的,是娘用血痕浸透的蓝布衫,自己挣来的天。
月上槐树时,陈苏的身影在窗纸上晃了晃。
李秀兰擦着手从灶房出来,看见她倚着老槐树,指尖掠过银铃发出细碎的响——那串被她留在树杈上的凤冠银铃,不知何时被陈豪用铁丝穿成了风铃。
“我的任务完成了。”陈苏的声音像晨雾般淡,“你看,他们几个的目光,终于从算计房梁转向了你的鬓角白发。”
李秀兰摸了摸鬓角的白丝,笑了:“其实你没教我什么,不过是让我想起,当年在花轿里攥紧剪刀时,刀刃上的光。”
她望向东厢房,陈豪正就着煤油灯写作业,作业本下压着半块水果糖,“孩子们不是不爱,是从前的我,把自己活成了房梁上的补丁,让他们忘了,补丁底下,是能自己挣来青砖的手。”
陈苏的身影渐渐透明,最后化作片槐叶,落在石桌上的搪瓷缸旁。
李秀兰捡起叶子,看见叶脉里映着三十年前的自己——那个在泥水里扛房梁的新妇,终于在今日的月光里,与此刻数着青砖的妇人,重叠成同一个影子。
子夜时分,李秀兰翻出压在箱底的蓝布衫,领口的补丁被她拆了,换了块新裁的月白棉布。
针脚歪歪扭扭,却比当年婆婆教的更利落——就像她现在给孩子们盛粥时,会先给自己添半勺稠的,就像她收着陈伟送来的新麦粥时,会把缺角的搪瓷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院外传来夜风掠过银铃的清响,这一次,她没像三十年前那样掉泪。
老槐树的影子在砖地上摇晃,那些被偷走的青砖,被剜去的房梁,终究在岁月里长成了新的根须。
而她攥着剪刀的手,此刻正握着根银针,在月白棉布上,慢慢绣出朵初开的茉莉——不是为了谁的盖头,而是为了让自己看见,这双能扛房梁的手,也能绣出属于自己的晨光。
1990年惊蛰,李秀兰在窗台摆了七盆茉莉。
瓷盆是陈雨用奖金换的,盆底歪歪扭扭刻着“李记”——仿的是她爹当年烧砖的窑号,只不过这回,砖窑砌在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陈红抱着第三个孙子来的时候,怀里还揣着新晒的槐叶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