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夏紫月打断他,神色已恢复帝王的沉静与疏离,“周文渊一党既露獠牙,其党羽遍布朝野,根深蒂固。拔除毒瘤,刻不容缓。”她拿起朱笔,在早已备好的几份奏折上利落勾画,“吏部侍郎吴启良之死,疑点重重,着刑部、大理寺、内卫司三司会审,彻查其生前经手所有钱粮调拨、官员升迁案卷。凡与凝和殿、周府有财物往来、过从甚密者,皆需详查。”朱批落下,字字如刀。
“户部左侍郎周文渊,”她笔锋不停,写下第二个名字,“既已‘病重’,不堪朝务,着免去其侍郎之职,归家静养。其缺……”她略一沉吟,目光扫过御书房角落侍立、一直屏息凝神的几位年轻翰林,“擢翰林院侍讲学士,寒门出身的赵明诚接任。”
萧景宏心头一震。赵明诚!此人素有清名,学问扎实,但出身微寒,在讲究门第的朝堂上一直郁郁不得志。夏紫月此举,不仅是拔除周党,更是要打破世家门阀对六部要津的垄断,引入新鲜血液!他张了张嘴,想提醒她此举可能引发的世家反扑,但对上夏紫月那双洞悉一切、不容置喙的眼眸,话又咽了回去。
“至于太傅之位……”夏紫月放下朱笔,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御案,发出清脆的声响,“周文渊德不配位,自然不能尸位素餐。国子监祭酒王伯安……”她顿了顿,在萧景宏骤然亮起的目光中,话锋却是一转,“老成持重,学问精深,然年事已高,精力恐有不逮。朕观翰林院掌院学士周文渊(注:此周文渊非彼周文渊,为同名同姓之清流),虽年轻,但学养深厚,见解独到,更难得是秉性刚直,不畏权贵。由他接任太子太傅,教导皇子,更为妥当。”
“周文渊?”萧景宏愕然。此周文渊非彼周文渊!一个是身陷囹圄的前太傅,一个是出身江南书香门第、与周党毫无瓜葛的清流翰林!夏紫月竟选了他?这名字……她是有意为之?是敲打?还是纯粹的巧合?
“陛下,此名恐怕……”萧景宏忍不住提醒。
“名者,代号耳。”夏紫月淡然道,“前太傅周文渊,其行不端,其心不正,玷污此名。新太傅周文渊,朕望他能以清正学问,涤荡污名,正本清源。名字相同,不代表路会相同。陛下以为如何?”她目光平静地看向萧景宏,带着无形的压力。
萧景宏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涤荡污名,正本清源……她是在用这同名同姓的任命,宣告对旧有势力的彻底清洗和重塑!他还能说什么?只能躬身:“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翌日,大朝会。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周文渊“病重”免职、三司会审吴启良案、赵明诚破格擢升户部左侍郎、翰林周文渊接任太子太傅……一道道旨意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周党残余势力面如土色,噤若寒蝉。清流一派则难掩振奋,看向御座之上那道明黄身影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希冀。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臣,户部郎中孙有禄,有本奏!”一个面色焦黄、身着洗得发白官袍的中年官员出列,声音带着急切,“陛下!江北三州去岁水患,今春又逢倒春寒,灾情反复,流民日增!虽已按旧例拨发赈济钱粮,然杯水车薪,且……且恐有贪蠹中饱私囊,灾民嗷嗷待哺,恐生民变!恳请陛下圣裁,速派得力干员,彻查赈济,增拨钱粮,以安民心!”他说完,深深叩首,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议论。江北灾情,一直是周文渊一系把持的“肥肉”,其中猫腻众人心知肚明,只是碍于周党势大,无人敢捅破。如今周党倒台,这孙有禄才敢当庭喊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