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盛夏的京城,蝉鸣聒噪,太和殿的琉璃瓦在烈日下泛着刺目金光。应天书院弹劾知府孙怀德的卷宗,经层层递送,终于摆上了皇帝御案。朱批的墨迹未干,龙书案前已站满了神色各异的朝臣——这场由书院学子掀起的风波,竟意外撕开了朝堂贪腐的一角,牵出数位朝中权贵。
"陛下,应天书院此举实乃越俎代庖!"礼部侍郎拂袖而起,官帽上的玉蝉随着动作轻晃,"学子本应以圣贤书为重,却插手地方政务,若不严惩,恐生'以文乱法'之祸!"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嗡嗡议论声。另一侧,户部尚书却捧起案上算学整理的税赋账本,沉声道:"臣以为不然。应天书院所呈账目清晰,不仅扳倒贪官,更让朝廷追回二十万两白银赋税。此等务实之举,正应嘉奖。"
龙椅之上,年轻的皇帝微微眯眼,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头镇纸。自登基以来,他早有整饬吏治之心,却苦于无从下手。如今书院递来的这份"算学证据",倒像是打开僵局的钥匙。但贸然支持学子干政,又恐引发文官集团反弹。
正当殿内争论不休时,一名太监匆匆入内,呈上一封密奏。皇帝展开细看,神色渐霁——原来应天百姓自发组织万人联名书,恳请朝廷褒奖书院。密奏末尾,还附了一首民间流传的歌谣:"书院算筹明如镜,照出贪官丑嘴脸。民心作秤量天下,圣主明君日月悬。"
"传旨,宣应天书院山长王禹卿、学子陆明远、赵文渊即刻入京!"皇帝突然拍案,眼中闪过锐意,"朕要听听,这些敢以算学破局的书生,还藏着多少治国良方。"
十日后,应天书院三人组抵达京城。陆明远攥着装有机关模型和算学图册的锦盒,掌心微微冒汗。赵文渊倒是镇定,低声笑道:"既已走到这一步,便索性将胸中所学尽数呈与圣上。"
金銮殿内,王山长行三跪九叩大礼,陆明远与赵文渊却被特许免去大礼。皇帝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陆明远怀中的锦盒上:"听闻你用算学破诡辩、理赋税,今日可带了新鲜玩意儿?"
"回陛下,正是。"陆明远恭敬呈上锦盒,取出一个精巧的铜制模型,"此为'赋税速算盘',可将田亩、人口、税率等数据录入,瞬息算出应收税赋总额,不仅能避免人为错漏,更可防止官员篡改账目。"
随着机关启动,齿轮咬合转动,算珠应声而落。不过片刻,盘面上便呈现出清晰的数字。满朝文武皆伸长脖子,殿内响起一片惊叹。户部尚书更是快步上前,仔细端详:"妙啊!若全国推行此物,赋税核算效率至少提升十倍!"
皇帝抚掌大笑:"好个机关算学!看来朕以往轻忽了杂学之用。"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先前弹劾书院的礼部侍郎,"有人说书院学子干政当罚,依卿之见,他们这是该罚,还是该赏?"
礼部侍郎额头沁出冷汗,颤声道:"臣...臣知错。应天书院此举实为社稷分忧,当重重褒奖。"
见此情形,皇帝神色稍缓,转而问向赵文渊:"你在应天组织百姓宣讲税赋,可有心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