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学生B: “老师,那顾文呢?课本上说他比凌尧小很多,是凌尧的继承者?”
李老师: “对,顾文,是承业十年的17岁的探花郎,真正的青年才俊。
他是凌尧政治遗产最重要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同样在熙宁朝官至宰辅,将‘承业新政’推向深入和巩固,史称‘熙宁光大’。看他的主要功绩:
‘强力推行,落地生根’:凌尧的政策再好,也需要在地方落实。顾文就是那把最锋利的‘手术刀’。他历任地方要员,在富庶江南和贫瘠西北都干过,面对阻力,他用‘霹雳手段’结合‘怀柔之策’,强力推进新政,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无阻。历史评价他‘凌策顾行’,凌尧定策,顾文执行。
‘振兴教育,倡导实学’:顾文眼光长远,大力兴办官学和书院。但他办学和前人不同,不仅教四书五经,更重视教授农学、算学、律法这些实用知识,培养了大量新政需要的实干人才,开创了‘实学’风气,影响深远。
‘畅通商路,惠利民生’:出身商业氛围浓厚的家庭(这一点课本提了一句‘其兄为巨商’),顾文非常懂经济。他严厉打击地方关卡盘剥,保护商路(尤其是漕运)畅通,鼓励正当贸易,还巧妙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利、粮仓等公共建设,搞活了经济,真正让老百姓从发展中受益。熙宁朝的商业繁荣,他功不可没。”
学生C: “老师,您提到顾文出身和商业有关,他哥哥是巨商?这对他做官有影响吗?还有,他和凌尧到底是什么关系?课本说是‘视如子侄’,是亲戚吗?”
李老师: “顾文确实出身金陵顾氏,是当地有名的商贾世家。
他兄长顾云舟,是当时掌控江南漕运和数个大商行的巨富。这种出身背景,对顾文来说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他深谙经济规律和民间疾苦,这在推行经济政策和处理地方事务时是巨大优势。
另一方面,在清流士大夫眼中,商贾出身难免被轻视,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证明自己。至于他和凌尧的关系…”
李老师顿了顿,翻到课本相关注释页。
李老师: “课本注释里写的比较简略:‘凌尧晚年视顾文如子侄,悉心栽培,临终托付国事’。
更具体的历史细节是:凌尧一生未婚,无嗣。
他侄女与顾家结成姻亲关系,即顾云舟之妻凌氏。
顾文作为这位凌氏夫人的小叔子,才华横溢,被凌尧看中,大力提携,最终成为其政治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