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至诚立即装作无可奈何地样子,慨叹道:“天地之大,哪有我至诚立足之地啊?”
看来王至诚定是求官无门,于是韦千里这样安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至诚问:“啥意思?”
韦千里说:“身无一官半职,却上到一国元首,下到一校之长,没有谁你不识你的人品和才华。好好干吧,至诚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财运如何?”王至诚又问。
韦千里再观王至诚一副精明相,说话气势沉稳,舒缓有力,再看看他一双白白面面的手掌和细细长长的手指,于是说:“不进翰林院,也是民间一艺人。结合你的日柱透财官印,你还有暗藏国之大器,比如像书圣《兰亭序》真迹一样的国宝啊!”
王至诚端详着眼前的韦千里,看似十八左右,然而,仔细看来,大约五十上下。加上刚才伶俐的口气,具有独到的感染力和哄骗力。王至诚断定这韦千里非真,可又是谁呢?为什么要装扮一个韦千里到这里拜师学易?王至诚一时想不起来。
凭心而论,一个刚出道不久的毛小伙子还没有如此的能力,帮他的“贴靴”不是一般的雇人,而是心甘情愿的民国一命理大师徐乐吾。其实,在韦千里和王至诚问话对答的过程中,王至诚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心事泄露了出来。将“把簧”、“把现簧”和王至诚的“自来簧”综合判断之后,打暗号给韦千里,加上韦千里的口才和套话,当然是一算一准。
王至诚决定从韦千里身后的徐乐吾,再打探:“既然算到了我有牢狱之灾,怎么去掉?”
坐在不远处的袁树珊接着王至诚的话说:“预测到有灾就要想办法解灾,就好像到医院去检查一样,查到病岂有不治的道理?”
韦千里摇了摇头,看来他还没有掌握这独门绝技。
王至诚笑道:“韦千里年方十七,只是多用了一些客套、瞎子蒙、贴靴等拿不到桌面上的套路。””
“至诚根本没有结婚,何谈妻子外遇,给我戴路帽子?又何谈子女多少?从东京留学归国,没有工作,又没有何谈官职?发什么财?”
徐乐吾批评王至诚:“信则有,不信则无。人可以不信命,但不能拿命当儿戏。”
王至诚反驳:“刚才韦千里说我‘双双一个无’,可以一个没有,只剩一个,可以双双都在。徐大师又说,‘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些和当年三个秀才进京赶考找命理先生,先生举出三个指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徐乐吾说:“命理术数属于易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般人穷一生之努力也未必能参透十之一二。不懂可以学,但不能横加指责,太无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