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升葛芍草表阳明,下利斑疹两收功,麻黄太阳无汗入,柴芩同病少阳经。
【注释】升麻、葛根、白芍、甘草所组成的,就是升麻葛根汤。当阳明经表邪不能解除,或者频繁出现腹泻,以及斑疹透发不畅等情况时,都适宜以此方为主进行治疗。要是同时伴有太阳经无汗的表证,就加入麻黄;若同时伴有少阳经口苦、耳聋,呈现寒热往来这种半表半里的症状,就添加柴胡和黄芩。
二圣救苦丹
初起时疫温热病,救苦汗吐下俱全,热实百发而百中,大黄皂角水为丸。
【注释】这种丹药是用四两大黄、二两皂角研成粉末,再用水制成药丸。每次服用三钱,用无根水送服。身体虚弱者、老年人、幼儿需酌情减少服用量。
此药用于治疗初起的时疫,以及传染性伤寒、温病、热病等,对于热邪强盛且身形与正气都充实的患者,疗效显着,屡试不爽。服用之后,可能会出现出汗、呕吐、泻下的情况,这三种祛邪方法同时发挥作用,疾病很快就能解除。
温胆汤
伤寒病后液津干,虚烦呕渴不成眠,乃是竹叶石膏证,胆经饮热此方先,口苦呕涎烦惊悸,半苓橘草枳竹煎,气虚加参渴去半,再加麦粉热芩连。
【注释】伤寒病之后出现燥热口渴、虚烦等症状,这属于竹叶石膏汤的适用证候,并非温胆汤的证候,详细内容在《伤寒要诀》中有记载。若是少阳胆经有痰饮化热的情况,就会出现口苦、呕吐、心烦、惊悸,这才是温胆汤的适用证候。温胆汤由半夏、茯苓、橘皮、甘草、枳实、竹茹组成。如果患者身形与正气都虚弱,或者是经过发汗、催吐、攻下治疗之后正气虚弱,以及本身气虚的患者,都要加用人参。若患者口渴,就去掉半夏,加入麦冬、天花粉,用来滋生津液。若有热象,加黄芩、黄连,以清除热邪。
杂病心法要诀
中风总括
风邪从外部侵袭伤害肢体,痰火在体内发作累及心窍。肢体受伤会出现麻木不仁或不能行动,心脏发病会导致神志昏迷、不能言语。应当区分是中络、中经、中腑还是中脏,还要进一步审察虚实、寒热、痰的情况。脱证中,撒手是脾绝的表现,开口、眼合是心肝的问题,遗尿是肾绝,鼾声表明肺的异常。闭证则表现为手握固、牙关紧闭。刚开始发病时,首先要用通关散取嚏,痰涎壅盛的,用各种吐法使其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