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汉纪四十一,从公元106年(丙午年)到公元115年(乙卯年),一共十年。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丙午年)
春天,正月辛卯日,张禹从太尉升职为太傅,徐防从司徒升任太尉,他俩开始参与总领尚书事务。太后想着皇帝还小,就希望有厉害的大臣住在皇宫里头。于是下诏书让张禹住宫里,五天回一次自己府上;每次上朝面见太后和皇帝,都要特别通报一声,和其他三公的座位都要隔开。
这时候,皇帝的哥哥刘胜被封为平原王。
正月癸卯日,光禄勋梁鲔当上了司徒。
到了三月甲申日,孝和皇帝被安葬在慎陵,他的庙号是穆宗。
三月丙戌日,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常山王刘章开始去自己的封国;太后对刘庆那是格外关照,给了他特殊待遇。刘庆的儿子刘祜,当时13岁,太后觉得皇帝年纪小,身子骨也弱,担心以后出啥意外,就把刘祜和他的嫡母耿姬留在了清河王府。耿姬是耿况的曾孙女;刘祜的亲妈是犍为的左姬。
夏天,四月的时候,鲜卑来侵犯渔阳。渔阳太守张显带着几百人就出塞去追他们。兵马掾严授劝说道:“前面道路又险又难走,敌人啥情况咱也不清楚,咱应该先扎好营寨,派几个轻骑兵去前面探探路。”但张显那叫一个上头,一听就火了,差点把严授给砍了,然后就继续进兵。结果,敌人早就埋伏好了,一下子冲出来,那些士兵们吓得撒腿就跑。只有严授拼了命地战斗,身上受了十处伤,还亲手杀了好几个人才死。主簿卫福和功曹徐咸也都冲上去保护张显,最后都死在了战场上。
四月丙寅日,虎贲中郎将邓骘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享受和三司一样的礼仪规格。邓骘的弟弟黄门侍郎邓悝当上了虎贲中郎将,邓弘、邓阊都成了侍中。
这时候,司空陈宠去世了。
五月辛卯日,朝廷大赦天下。壬辰日,河东垣山发生了山体崩塌。
六月丁未日,太常尹勤当上了司空。
好多地方,一共三十七个郡国,都下起了大雨。
己未年,太后下令: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这些部门,那些制作起来麻烦、花里胡哨又没啥实用的衣服、膳食和各种物品,都得精简。除了供奉陵庙的,稻米不用挑挑拣拣,平时早晚就一顿肉饭就行。以前太官、汤官每年经费差不多要两亿,这之后一下子就砍掉好几千万。各郡国进贡的东西,也都得减少一大半。上林苑的鹰犬全都拿去卖掉,离宫别馆里存着的粮食、柴炭啥的,也都要节省着用。
丁卯日,下诏书说,把掖庭的宫女,还有那些因为宗室获罪而被没入官府的人,全都释放,让他们成为普通老百姓。
这年秋天,七月庚寅日,朝廷下令给司隶校尉和各州刺史,说:“最近有些地方发生了水灾,影响了秋天的庄稼收成。朝廷觉得这是自己没做好,心里特别担忧害怕。可有些地方呢,就想着在丰收这事上弄虚作假,获取好名声,于是隐瞒灾害情况,虚报开垦的田地数量,也不管老百姓流亡在外,一个劲儿地增加户口数字,还对盗贼的事儿遮遮掩掩,结果坏人得不到惩罚。任用官员不按规矩来,选拔推举也乱七八糟。官员们贪婪苛刻、心狠手辣,普通老百姓都深受其害。你们这些刺史呢,就像耷拉着脑袋、堵住耳朵一样,不做事,还偏袒下面的人,对上不怕老天爷怪罪,对下也不觉得对不起老百姓。宽恕这种事,可不能总指望。从今往后,要是再这样,一定会严惩。各地的郡守等高级官员,你们都得如实核查灾害造成的损失,给老百姓免除田租和草料税。”
八月辛卯日,皇帝驾崩。到了癸丑日,就在崇德前殿把皇帝入殓停灵。当时,太后和她哥哥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郎将邓悝等人,在宫里秘密商量大事,定好了计策。当天夜里呢,就派邓骘拿着符节,坐着那种高级的王青盖车,去接清河王的儿子刘祜,还让刘祜在殿里先斋戒着。
第二天,皇太后坐镇崇德殿,百官都穿着喜庆的衣服陪着。接着就把刘祜拉上来,拜他为长安侯。然后又下诏书,让刘祜当孝和皇帝的继承人,还写了册封的命令。官员读完命令,太尉就把玉玺啥的献上,刘祜就这么登基当皇帝啦,不过太后还是掌握着实权,继续管事。
太后还专门给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下诏说:“我每次看以前的历史,那些外戚的门客老是捣乱,不奉公守法,老百姓可受苦了。为啥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执法的太懈怠,不赶紧处罚他们。现在车骑将军邓骘他们虽然挺恭敬顺从的,但他们家族人多,亲戚也不少,那些门客里有不少狡猾的,老是违反禁令。你们可得好好管管,别包庇他们。”从这以后,只要是太后亲属犯了罪,那可一点都不宽容。
九月,六个州都发大水了。
丙寅那天,把孝殇皇帝埋在了康陵。因为连着遭遇大丧事,老百姓被劳役折腾得挺苦,所以陵墓里那些秘密的陪葬品,还有各种工程,都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