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初二年(公元77年,丁丑年)
春天,三月甲辰日,东汉朝廷撤走了伊吾卢的屯兵,匈奴又派兵守住了这个地方。
永昌、越巂、益州三郡的军队,以及昆明夷的卤承等人,在博南攻打哀牢王类牢,大获全胜,把类牢给斩杀了。
夏天,四月戊子日,章帝下诏让因楚王刘英、淮阳王刘延案件而被流放的四百多家返回原籍。
章帝想要给几位舅舅封爵,太后不同意。正好赶上大旱,有些谈论政事的人认为这是因为没有封外戚的缘故,有关部门就请求按照旧例封爵。太后下诏说:“凡是谈论这事的人,都是想讨好我来求福罢了。以前王氏五侯在同一天被封,结果黄雾弥漫四方,也没听说有及时雨来回应。外戚地位尊贵显赫,很少有不覆灭的;所以先帝谨慎防范舅舅们,不让他们处在关键重要的位置,还说‘我的儿子不应当和先帝的儿子一样’,现在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把马氏和阴氏相比呢!况且阴卫尉,受到天下人的称赞,宫中的侍从到他家门口,他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出门迎接,这就像蘧伯玉一样恭敬;新阳侯虽然性格刚强,稍微有点不讲道理,但他有谋略,能据理谈论,在朝堂上一时无人能比;原鹿贞侯,勇猛又诚信;这三个人,是天下少有的大臣,谁能比得上啊!马氏比阴氏差远了。我没什么才能,从早到晚都忧心忡忡,常常担心违背了先后的规矩,有一点小过错我都不放过,日夜不停地说,可亲属们还是不停地犯错,办丧事、修坟墓,又不能及时察觉,这说明我说话没人听,耳朵眼睛也不灵通啊。
我身为天下人的母亲,自己穿着粗布衣服,吃饭不追求美味,身边的人也只穿帛布,没有香料、美玉之类的装饰,就是想以身作则。我以为外戚们看到会伤心并自我约束,结果他们只是笑着说‘太后向来喜欢节俭’。之前我经过濯龙门,看到外戚家来问安的人,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奴仆穿着绿色的套袖,衣领和袖口洁白干净,再看看为我驾车的人,差得太远了。所以我没有斥责发怒,只是削减了他们一年的费用,希望能默默地让他们内心感到羞愧,可他们还是懈怠,没有为国忘家的忧虑。了解臣子的莫过于君主,更何况是亲属呢!我怎么能对上辜负先帝的旨意,对下损害先人的德行,重蹈西京外戚败亡的灾祸呢!”太后坚决不同意封爵。章帝看了诏书后悲伤叹息,又再次请求说:“汉朝建立以来,舅舅们封侯,就像皇子封王一样。太后确实心怀谦虚,可为什么唯独不让我给三位舅舅加恩呢!况且卫尉舅舅年纪大了,两位校尉舅舅又身患重病,如果有个万一,会让我永远心怀刻骨的遗憾。应该趁着现在的好时机,不能耽搁了。”太后回复说:“我反复考虑这件事,是想让两方面都好,难道只是想获得谦让的名声,却让皇帝遭受不对外戚施恩的嫌疑吗!以前窦太后想封王皇后的哥哥,丞相条侯说:‘高祖约定,没有军功不能封侯。’现在马氏对国家没有功劳,怎么能和阴氏、郭氏这些中兴之后相比呢!我常常看到富贵人家,禄位重叠,就像一年结两次果实的树木,它的根一定会受到损伤。而且人们希望封侯,不过是想对上能供奉祭祀,对下能求得温饱罢了;现在祭祀有太官赏赐,衣食有御府多余的物资,这难道还不满足,非要得到一个县的封地吗!我已经考虑得很成熟了,你不要有疑虑。说到尽孝的行为,让父母安心是最重要的。现在多次出现异常现象,谷价涨了好几倍,我日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你却想先给外戚封爵,这不是违背了慈母的殷切期望吗!我向来性格刚强急躁,心里有想法,不能不顺从。儿子没成年时,听从父母的;成年之后,就可以按自己的志向行事。你是君主啊;因为还没过三年服丧期,我作为家族长辈,所以能做主。要是阴阳调和,边境安宁,之后你再按自己的志向行事;那时我就只管含着饴糖逗弄孙子,不再过问政事了。”章帝这才作罢。
太后曾经下诏给三辅地区:马氏家族的亲戚有嘱托郡县办事、干扰吏治的,要依法处理并上报。太后母亲的坟墓修建得稍微高了些,太后提了意见,她的哥哥卫尉马廖等人马上把坟墓降低。马氏外戚中有谦虚朴素、符合道义的,太后就和颜悦色地表扬,赏赐财物和职位;如果有一点小过错,太后就先露出严厉的神色,然后加以责备。那些车马服饰华美、不遵守法度的,就会被开除族籍,遣送回乡下。广平王、巨鹿王、乐成王,他们的车骑朴素,没有金银装饰,章帝把这事告诉太后,太后马上给他们每人赏赐五百万钱。于是朝廷内外都受到感化,穿着打扮都很一致;各家族都很惶恐,比永平年间还要厉害。太后设置了织室,在濯龙园中养蚕,还多次去观看,以此为乐。太后常常和章帝从早到晚谈论政事,还教小王们《论语》等经书,讲述生平往事,一整天都和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