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舰队按照新的导航方案在扭曲空间边缘稳定航行后,林翀深知,这只是应对空间扭曲挑战的第一步。要真正揭开扭曲空间的秘密,确保联盟在这片区域的安全探索,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虽然现在能在边缘航行,但扭曲空间内部情况肯定更复杂。我们得想办法搞清楚它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制定更完善的应对策略。”林翀在联盟总部的会议上说。
“林翀,根据目前的模型,我们对扭曲空间内部的推测还很有限。要深入了解,可能需要更直接的探测,但这风险太大了。”一位科研人员面露难色。
“我明白风险,但不深入探测,我们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家想想办法,有没有既能降低风险,又能获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林翀目光扫过众人。
这时,一位年轻的科学家站了起来:“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小型的探测无人机,装备高精度的探测设备。这些无人机体积小、机动性强,即使在扭曲空间内部遇到危险,损失也相对较小。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算法优化它们的飞行路径,让它们尽可能高效地收集数据。”
“这主意不错。但要设计出适合扭曲空间环境的飞行算法可不容易,空间扭曲会严重影响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一位数学家提醒道。
“没错,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空间扭曲模型,结合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参数,建立专门的飞行轨迹优化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的空间扭曲情况,计算出最优的飞行路径。”另一位数学家回应道。
于是,数学家们立刻着手建立飞行轨迹优化模型。他们将空间扭曲的各项参数,如扭曲程度、变化频率等,与无人机的速度、转向能力等性能指标相结合,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模拟出无人机在扭曲空间中的飞行情况。
“大家看,这是初步的模型计算结果。按照这个路径,无人机可以在尽量避开空间扭曲剧烈区域的同时,覆盖更多具有探测价值的区域。”数学家展示着模拟的飞行路径。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偏差。我们还需要进行多次模拟测试,根据不同的空间扭曲变化调整路径。”另一位数学家说道。
与此同时,工程师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制造探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采用了最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增强其在扭曲空间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经过数周的努力,第一批探测无人机制造完成,并装载了先进的探测设备。在进行了一系列地面模拟测试后,准备投入到扭曲空间内部的探测任务中。
“林翀,无人机已准备就绪。我们计划先派出三架,按照优化后的飞行路径进行探测,同时保持实时通讯,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径。”科研负责人向林翀汇报。
“好,一定要确保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无人机的状态。一旦有危险,立刻召回。”林翀叮嘱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