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岐仁堂坐落在青阳市老城区的槐树巷,青石板铺就的巷口立着块古朴的木匾,"岐黄济世"四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雕花窗棂,岐大夫总会坐在诊室里,一边研磨着新采的药材,一边等着那些带着病痛与希望的人们。
一、胁痛:都市白领的隐疾
周五的傍晚,诊所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林女士是位32岁的财务总监,一袭职业套装下掩盖不住苍白的面色。她右手捂着右胁,眉头紧皱,说话时带着轻微的喘息:"岐大夫,我这胁痛断断续续有半年了,吃了不少疏肝理气的药,可总不见好。"
岐大夫示意她坐下,细细诊脉。只见林女士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涩。"平日是否容易心烦?"岐大夫问道。林女士点头:"最近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一着急就觉得胁肋像被绳子勒住一样。"
岐大夫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颈间若隐若现的蜘蛛痣上。"你这是肝血不足,木郁侮土。"他缓缓开口,"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若阴血亏虚,肝失濡养,便会横逆犯胃。"
说着,岐大夫铺开纸笔,写下一方:"北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生地黄五钱,枸杞子三钱,当归二钱,川楝子一钱,再加炮甲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他耐心解释:"生地黄、枸杞子滋肾濡肝为君,沙参、麦冬清肺养胃为臣,当归补血润燥,川楝子泄郁疏滞。加炮甲、桃仁、红花,是为了活血通络。"
林女士接过药方,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我之前吃的药都是疏肝理气的,这个方子会不会太补了?"岐大夫笑道:"你这是久病伤阴,若一味用香燥之品,只会耗伤肝血。就像干旱的土地,若只知引水灌溉,却不培土固根,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三个月后,林女士再次来到岐仁堂。她面色红润,步履轻快,颈间的蜘蛛痣已悄然隐去。"岐大夫,您的药真是神了!"她感激地说,"我现在胁痛完全好了,连多年的失眠也改善了。"
二、胃痛:老工人的陈年旧疾
七月的一天,烈日炎炎。一位花甲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诊所。孙师傅是位退休工人,自诉胃痛已有十多年,近一个月来疼痛加剧,甚至无法进食。
"我这胃啊,就像被火烤着一样,又胀又痛。"孙师傅痛苦地说,"晚上根本睡不着,嘴里又苦又干。"
岐大夫仔细观察,只见孙师傅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平日是否有饮酒的习惯?"他问。孙师傅点点头:"年轻时工作累,每天总要喝上二两。"
"你这是痰热互结中焦,郁热伤阴。"岐大夫分析道,"肝木横逆,克伐脾胃,导致肝胃不和。"他思索片刻,开出一方:"北沙参三钱,麦冬三钱,生地黄五钱,枸杞子三钱,当归二钱,川楝子一钱,黄连一钱,半夏三钱,瓜蒌三钱。"
"这方子里的黄连、半夏、瓜蒌是小陷胸汤的配伍,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岐大夫解释,"一贯煎滋阴柔肝,小陷胸汤清热化痰,两者合用,既能滋肝阴,又能清胃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