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里出汗吗?"
"身上冷冰冰的,半点汗都没有。"
诊脉时,指尖触到脉象沉紧,岐大夫眉头微蹙:"先前轻敌了。你这不是单纯的痰气上逆,而是太阳伤寒水饮证。得用小青龙汤加附子,温肺化饮,兼固肾阳。"他提起笔,在处方上刷刷写下:
麻黄15g 细辛9g 桂枝30g 白芍20g 半夏30g(捣碎)干姜片15g 炙甘草15g 五味子8g 炒附片25g 杏仁20g 茯苓30g
"麻黄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附子温肾助阳。五味子收敛肺气,防止耗散。茯苓健脾利水,截断生痰之源。"岐大夫叮嘱小林,"附片要先煎一小时,去其毒性。"
药房里的学问
小林踮脚从药柜顶层取下麻黄,金黄的草茎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师父常说,麻黄是青龙之魂,但用量最是讲究。"他边称药边对高女士解释,"太少则力弱,太多则耗气。这次用15克,是取其宣肺而不伤正。"
高女士看着秤杆上晃动的秤砣,突然想起十二年前在三甲医院,医生给她开的止咳糖浆里含有可待因,喝下去虽然暂时止咳,却像被无形的网缚住了呼吸。而眼前这些晒干的草木,却让她莫名地安心。
第三章·量变质变见真章
五一假期变故
假期结束后的清晨,高女士几乎是被丈夫架进诊室的。她蜷缩在藤椅上,咳得双肩颤抖,清水鼻涕顺着下巴往下淌:"吃了两块西瓜,咳嗽就像决堤的洪水......"
岐大夫掀开她的衣领,看到皮肤苍白如纸,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体温不高,但脉象沉迟。这是寒饮复盛,阳气被遏。"他果断在处方上改了药量:"麻黄加到20克,再服三剂。"
三日后,高女士的咳嗽稍有缓解,但仍未痊愈。岐大夫盯着她毫无血色的嘴唇,突然想起《伤寒论》中的教诲:"病重者,当以重剂起之。"他咬了咬牙,将麻黄增至30克:"今晚服下,若有异常即刻来诊。"
覆杯而愈的奇迹
次日清晨,高女士推开诊室的门,脸上泛着久违的红晕:"昨晚喝下药,不到半个时辰就觉得胸口的闷气散了,咳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亮了许多,"您瞧,鼻涕也止住了。"
岐大夫笑着点头:"这就是《神农本草经》说的'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用量得当,方能药到病除。"他又在处方上添了5克麻黄:"再服五剂,巩固疗效。但要记住,若出现心悸或大汗,立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