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平正阳门城楼上,老乐师郑怀古独自拉着二胡。凄凉的《苏武牧羊》曲调飘荡在空荡荡的城墙上,与远处零星的枪声交织在一起。
城门洞里,最后一批中国守军正在撤离。士兵们默默走过,有人向老乐师敬礼,有人往他脚边的帽子里丢几个铜板。郑怀古恍若未见,只是专注地拉着他的曲子。
"老爷子,快走吧!鬼子就要进城了!"一个军官停下劝道。
郑怀古摇摇头:"老朽今年七十有三,亲历过甲午、庚子,还没见过日本兵长什么样呢。"他继续拉着二胡,"我给守城的孩子们送个行。"
军官还想说什么,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整齐的皮靴声。他最后向老人敬了个礼,快步追上队伍。
正午的阳光照在古老的城砖上,郑怀古的曲子换成了《满江红》。这时,一队日军从崇文门方向列队而来,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为首的军官显然被这不合时宜的乐声惊住了,举起手示意部队停下。
"你的!什么的干活!"日本军官用生硬的中文喝问。
郑怀古这才停下演奏,慢条斯理地把二胡装进布袋:"老朽郑怀古,前清翰林院乐师,现为北平市民。"他指了指城门,"这门,叫正阳门,大明永乐年间建的,五百多年了。"
日本军官不耐烦地挥挥手:"你的!皇军入城式!让开!"
郑怀古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突然从袖中掏出一面小小的青天白日旗,插在城墙垛口上:"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日本军队侵占北平。老朽郑怀古,记于此。"
"八嘎!"日本军官勃然大怒,抽出军刀。
郑怀古仰天大笑,笑声中突然纵身一跃,从十丈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那面小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只不肯屈服的白鸽。
这一幕,被躲在附近茶馆里的《大公报》记者王芸生看得一清二楚。他强忍泪水,在笔记本上写下:"北平沦陷日,一老翁殉城..."
夜幕降临后,于学忠的部队终于摆脱追兵,在涿州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休整。清点人数,从北平撤出的五千余人只剩下三千多,损失了近四成的兵力和全部重武器。
"总司令,刚和保定方面联系上,宋哲元军长已经安全到达。"参谋递上一杯热水,"南京方面命令我们立即南下,在沧州重新布防。"
于学忠点点头,转向一直跟在身边的苏曼:"苏同学,现在可以说了,你带的是什么情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