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过布包和钱,宋妙没有随身带上,而是返身回房,将其收进一只小小木匣里,方才再度出来。
她问了回灵河镇的具体安排,等得知那老乡是能带路的灵河镇人,届时韩砺等人会提前回官驿收拾东西一并出发,在未时中之前抵达渡口等候船只,便问道:“那要几时才能到卫州城?”
“就算走得再快,要赶着的话进城也得半夜了。”那拎鸭的同乡道。
大魏寻常并不宵禁,按着韩砺素日行事,肯定是要连夜进城的。
但卫州毕竟不比京城繁华,这么晚,多半已经没有什么吃食卖了。
幸而可以捎带干粮,过了午时才出发,也还来得及吃一顿饱饭。
宋妙本是打算出去采买,此时见得送来了几只鸭,索性随材做菜,先叫了大饼过来,安排他去烧水预备杀鸭烫毛,又同那李阿婆与灵河镇人道:“二位都要带路,不好饿着肚子,一会一起吃一口吧。”
李阿婆道:“那韩秀才公也叫我跟小娘子打个商量,问能不能帮着给大家做一顿午饭,把我们两个也预上,只我有些不好意思说。”
来往几次,宋妙也有些知道这李阿婆性子了,便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倒也不白吃——鸭毛难除,我还怕时间紧,大饼一个人忙不过来,阿婆若是得空,帮着拔一下毛?”
那李阿婆顿时极高兴,道:“我正闲着,哪有不得空的!”
一时边上那同乡也忙道:“叫俺也搭个手罢!俺惯会做这个!年轻时候,还常去流水席面上打下手,专管杀鸡杀鸭杀鱼哩!”
这同乡也是个老妪,姓黄,比李阿婆要年轻个几岁,先还不怎么说话,等开了口,搭几句,一听也是个爽利的。
想也知道,从灵河镇来滑州的这条道本就麻烦,水路山路再水路,天不亮就要出发,忙活一天,又要赶着回乡,折腾得不得了。
若不是说做就做、不怕辛苦的,遇得这样天气,只怕早在家里休息了。
说话间,三人去了厨房。
一路闲聊,宋妙这才知道那黄阿婆身世。
原来她前年走了丈夫,幸而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跟着大女婿去了京城谋生,小女儿心疼老娘,小女婿也是个通情达理,就把岳母接来家里照管,老人也帮着看看小孩,做做家务什么的。
“俺那小女婿做点小生意,买了乡下人养的鸡鸭回来镇上卖,好容易这两年日子好些了,谁晓得这次发大水,把他那放鸡鸭的棚子给冲了。”
“因雨水不停,俺女跟女婿打乡下收回来的好几批货攒在一起,还没来得及卖,结果一下子全跑出去了,急得人险些气都喘上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