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阴曼忽然指着窗外:“你们看,父皇来了!”
众人转头,果然见嬴政披着朝服站在廊下,正望着殿内的烛火笑。他走进来,目光扫过案上的蜡烛,最后落在那根泛着荧光的引路烛上:“阿母又造出好东西了?方才从廊下过,见这殿里的光不似油灯,倒像落了满地星子。”
“父皇快来看看祖母的‘莲花烛’!”季曼举着蜡烛跑过去,烛火映得她脸上红扑扑的。
嬴政接过莲花烛细看,又闻了闻桂花香,朗声笑道:“阿母这手艺,怕是要让烛台铺子都关门了。”他转向嬴高,“这蜡烛之事,你明日与少府合计合计,尽快在各郡推广。冬日天短,百姓夜里做事能亮堂些,日子也能宽裕些。”
嬴高躬身应下。赵姬已又倒了几模蜡烛,笑着说:“政儿来得巧,刚做了根‘朝会烛’,烛芯用三股棉线拧的,烧起来稳如磐石,最适合朝堂议事时用,再不用怕风一吹就灭了。”
嬴政看着那根粗壮的蜡烛,忽然想起前日朝会,油灯被穿堂风吹得忽明忽暗,冯劫念奏折都看错了行。他抚掌道:“好!明日朝会便用它,让群臣也见识见识,我大秦的烛火,是多么的亮堂!”
殿外的夜色渐浓,窗内的烛火却越发明亮。嬴元曼与阴曼正学着往烛芯上缠棉线,诗曼和季曼则围着陶模挑选花样;嬴高与嬴将侣帮着往模子里倒油脂,偶尔低声讨论着军中如何用引路烛;嬴政坐在案旁,看着赵姬给蜡烛做最后的修边,忽然觉得这暖黄的光比任何金戈铁马都更能熨帖人心。
“祖母,”季曼忽然抬头,烛火映在她眼里像碎金,“等烛坊开了,能不能给乡校的孩子们也送些?我前日去看季弟,他说学堂夜里背书,总被油灯熏得睁不开眼。”
赵姬摸了摸她的头:“自然要送。不仅要送蜡烛,还要教他们做烛芯——棉线不够,用麻线也行;油脂不够,炼皂剩下的油渣也能凑合用。日子嘛,总能想出法子过得亮堂些。”
说话间,第一排蜡烛已整整齐齐摆在案上:红的吉庆烛像小灯笼,褐的夜读烛透着沉稳,带花纹的香闺烛精巧玲珑,还有那根泛着微光的引路烛,在角落里像颗安静的星。桐油香混着淡淡的桂花香,在暖黄的光里漫开,竟比殿上的檀香更让人觉得踏实。
嬴高望着这些蜡烛,忽然明白祖母为何总在这些“小事”上费心。所谓盛世,不就是让学子有干净的烛火夜读,农妇有亮堂的光纺纱,将士有稳妥的烛火巡夜吗?就像这蜡烛,看似柔弱,却能在黑夜里,给万千人家添一点暖,一点亮,一点踏实过日子的盼头。
窗外的月光爬上檐角,与殿内的烛火交相辉映。赵姬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指尖轻轻敲了敲案上的陶模——或许,下次该试试用蜂蜡做些能浮在水上的灯,过几日中秋,让宫内外的百姓都能放盏“平安烛”,在水里漂着,像星星落进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