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年未从事农活的他,如今上手依旧熟练。
农夫们见此情景,无不惊讶,谁也没想到这位公卿大夫竟然精通这种精细活儿。有人赞叹道:“吴大人不仅学问渊博,连农活都如此精通,难怪能发明这么多东西,怕是无所不能吧!”
“哪有那么夸张,我只是每样都会一点罢了。”吴巨谦逊地回答。
他让农夫帮忙筛完高粱后,发现粒内仍有水分,于是再次施展“奇招”,把高粱放入铁锅中炒制,直至水分蒸发殆尽,再进行碾压脱壳。
完成这些工序后,高粱米便可用于制作食物了。
吴巨抓起一把高粱米摸了摸,提议道:“咱们试试做高粱面馒头如何?”
子楚点头应允:“就按你说的办。”
吴巨便将高粱米研磨成粉,和面后制成馒头,准备蒸煮。不过,这最后一道工序无需他亲自动手,试验田负责人主动请缨,表示自家妻子擅长蒸馒头,完全可以胜任。
吴巨欣然答应,出门后发现之前用于烘干高粱的铁板已冷却得差不多了。他洗净铁板,让人送来了猪、牛、羊等肉类,在上面烤制作为配菜。
祁农竖起大拇指赞叹:“不愧是结海楼的开创者!专业!”随即被吴巨安排负责掌控火候。
吴巨拿起脱粒后的高粱穗,向试验田负责人要了几根麻绳。“好嘞。”负责人立刻拿来。子楚见他仍在忙碌,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呢?”吴巨笑着回答:“稍后你就知道了。”
他找来柴刀,把高粱穗的一端修整整齐,用麻绳捆扎成束,展示给农夫们:“这样做成的小工具可以用来刷锅,要是柄长些,穗再多些,就是很好的扫帚。”他接着说:“这个小发明成本不高,若做好了拿到咸阳销售,赚个几千贯轻而易举,供应整个咸阳也不在话下。”
农夫们惊讶不已,没想到吴巨费尽心力教的竟是赚钱的方法。无人质疑他的说法,因为他被认为是商神转世,从不做亏本买卖。
吕不韦和祁农深受触动,子楚也终于明白过来,笑着说:“原来如此,吴卿是在传授一门改善生活的好手艺啊!”试验田负责人催促农夫们感谢,他们连忙跪拜致谢。
吴巨谦虚地说:“这只是小事,只要你们肯努力,至少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农夫们再次感谢后离开。
子楚交代几句就让他们走了。他对扫帚这类小生意并不在意,即使贫困也有尊严,这种小买卖不符合他的追求。真正值得投入的是盐铁布匹等大生意,那些才能填满国库这只巨大的“吞金兽”。
所以子楚反而鼓励农夫们制作这样的小物件去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