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番茄原创独发***
“张先生,俺家那棉花苗,咋有些叶子发黄呢?”
“大山叔,这豆子啥时候掐尖合适啊?”
每日里,总有那么些个村民,揣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向张大山请教。
他虽然也耐着性子一一解答,可也晓得,这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
这好技术,光靠着他一张嘴说,东家学一点,西家记一截,终究是容易走了样。
“不成,得把这些种地的道道儿,都给它白纸黑字地写下来才行。”张大山寻思着。
“这样一来,不仅咱们自家娃儿们往后能有个学问的本钱,村里人想学,也能有个章程可循,不至于再一头雾水了。”
他这心里头,其实早就有了个模糊的念想,要把自个儿脑子里那些个来自一本古书的、还有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农事、工匠手艺,都给它系统地拾掇拾掇,编成一本书。
如今,这棉花和大豆的种植法子,就算是开了个好头。
这日,他便把三儿子小山和女婿周文轩都叫到了跟前。
他还特意让石头去镇上,买回来一些寻常的草纸,虽然粗糙了些,可也比那石板木炭条要正经多了。
笔墨呢,也是从周先生那里借来的半截残墨和一支旧毛笔。
“小山,文轩,你们俩如今都是读书人,笔杆子也使得利索。”张大山对着两个年轻人说道。
“爹这几日琢磨着,想把咱们家种棉花、种大豆的那些法子,都给它拾掇拾掇,写到这纸上去。”
“一来呢,是给咱们自家留个底,免得往后日子久了,有些个精细的道道儿就给忘了。”
“二来呢,也是想让村里人都能学到这实在的本事,把这日子都过得更红火些。”
小山和周文轩听了,都是眼睛一亮。
“岳父大人这想法实在是高明!”周文轩先开口赞道。
“这利国利民的农耕之术,若是能着书立说,流传下去,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
小山也激动地说道:“是啊爹,您那些种地的法子,比周先生教的《农书》上写的还要管用呢!要是能写成书,往后咱们青石村的人,就再也不用愁地里头不出好庄稼了!”
张大山摆了摆手,笑道:“啥功德无量的,俺可不敢想那么远。就是想着,把这些有用的东西,给它记下来,别失传了就成。”
于是,这编撰《青石农录》的活计,便正式提上了日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