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七年,夏末。北京,紫禁城,皇极殿。
天色未亮,数百名身着各色官袍的文武大臣,便已如同泥塑木偶般,按照品级,静静地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往日里,即便是最庄重的朝会,也难免会有三五成群的低声交谈。但今天,这里却死寂得像一座巨大的坟墓。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抑中,一阵沉重而又极富韵律的脚步声,从大殿的后方传来。
那不是太监们走路时特有的、轻飘飘的碎步声,而是战靴踏在金砖上的、沉闷而又坚定的“咯、咯”声,伴随着金属甲片互相摩擦时发出的、细微而又令人心悸的“铿锵”声。
这声音,本不该出现在皇极殿上。
群臣的头,埋得更低了。
在几十名身披全覆式黑色铁甲、手按刀柄、眼神如狼的龙骧营甲士的护卫下,年轻的大明皇帝朱由检,缓步走上了御道。
他依旧是“内穿铁甲,外罩龙袍”。那件绣着五爪金龙、象征着天子无上尊荣的衮龙袍,此刻更像是一层脆弱的伪装,勉强遮盖着内里那份随时准备迎接背叛与刺杀的森然戒备。他每走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不是在走向御座,而是在检阅一支即将出征的军队。
他坐上了那张冰冷的龙椅,随意的将手按在剑上,向御座之下的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无法商量。
“众卿,平身吧。”朱由检的声音不大,却像是巨石般,砸在每个人的心湖里,激不起半点涟漪,只留下沉甸甸的恐惧。
“谢陛下。”群臣的声音,沙哑而散乱,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虚弱。
朱由检的目光,如同鹰隼,缓缓扫过御座之下的每一张脸。他看到了恐惧,看到了怨恨,看到了麻木,也看到了一丝丝隐藏极深的幸灾乐祸。
他没有立刻让王承恩宣旨,而是亲自开口,声音冰冷,却又带着一股奇特的、仿佛在与天下人讲道理的平静:“朕今日召诸卿来,不为议事,只为颁布一道旨意。此策,或有不忍。然,朕想先问问诸卿,问问这天下万民——”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金石相击:“建奴屠我辽东百万军民时,可曾有过半分不忍?!他们掠我妻女,焚我城郭,将我汉家子民视若猪狗,肆意屠戮之时,又与我等讲过何等人伦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