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吴阿蒙。
当列车缓缓驶出呼伦贝尔辽阔的草原,车窗外的世界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兴安岭的余脉在远方蜿蜒起伏,广袤的草原、片片林带与密布的湖泊、河流交相辉映,织就成内蒙古大地上最柔韧也最坚韧的风景。此刻,我来到了兴安盟,这片地理与人文交汇、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北疆沃土。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既有森林的沉静,又有草原的辽阔,还有纵横其间的河流与湿地。这里自古是北方民族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我的旅程,在这里将触摸到更多有关生态、民族、迁徙、坚守与希望的故事。
一、森林边界:从林海到草原的过渡
兴安盟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条绿色的边界。列车穿行在林海与草原之间,大片的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林延绵不绝,远处草地起伏,牛羊点点。初春时节,林带中仍有未融的残雪,空气里有种介于寒冷与新生之间的清冽气息。
我在乌兰浩特下车,走进一片依山而建的小城。这里既有林区人的坚毅,也有草原儿女的热情。小城的街头种满了丁香和榆叶梅,广场上立着成吉思汗的雕像,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悠然踱步。城市边缘,林带与草原相互缠绕,牛马成群,宛如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我写下:
“森林的静谧与草原的辽阔,
在这里相拥成北疆独有的诗行。”
二、草原春牧:新生与希望的律动
初到兴安盟,我便被牧民们春日的忙碌所感染。春风吹过,草原上一片新绿,牛羊在牧人鞭声中奔腾。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巴特尔一家,邀请我住进他们的蒙古包,亲身体验春牧的生活。
清晨,巴特尔骑马带我巡看牛羊。他骄傲地向我介绍自家最壮的头马,那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骄傲。草原上,晨雾未散,羊群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马儿撒欢奔跑。我试着挤了一下牛奶,温热的奶香沁入心脾。午餐是热腾腾的手把肉和自家熬制的奶茶,蒙古包里回荡着老人们的歌声和孩子们的笑语。
夜晚,草原星空璀璨。巴特尔弹起马头琴,家人们唱起古老的民歌。我坐在篝火旁,倾听着草原的风,感受着牧人们与自然共处的哲学。
我写下:
“草原的春夜,有风、有星、有歌,
也有最纯粹的希望。”
三、湿地与湖泊:生态的呼吸
兴安盟不仅有草原和森林,更有丰富的湿地与湖泊资源。着名的乌兰浩特湿地、科尔沁草原、扎赉特旗的查干湖,都是这片土地的生态明珠。
我来到扎赉特旗的查干湖畔。湖面如镜,候鸟在芦苇间栖息,偶有野鸭振翅飞起。湖边的渔民正在拉网,满载而归的渔船上传来阵阵欢笑。湖区的达斡尔族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保留着“冬捕”的传统——寒冬腊月,在冰面上凿孔,撒网捕鱼,成为每年一度的盛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